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
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高士咏混元皇帝
介绍
《高士咏·混元皇帝》是唐代吴筠的诗词作品,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对古代帝王与道法思想深刻的理解和表达。对于后世读者而言,《高士咏·混元皇帝》不仅是了解唐代诗歌的一个窗口,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历史背景及道教文化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
【解析】 “玄元”指道教所信奉的天,“九仙主”指九位仙人。这两句是说玄元的九位仙人,都是道冠三气的神仙。“应物方佐命”是说他们辅助万物生长,主持人间大事。“栖真亦归居”是说他们也隐居在深山之中,过着清静的生活。“贻篇训终古”是说他们留下诗文,教导后人,使后世人得以传颂。“驾景还太虚”是说他们驾着祥云升上太虚,即升到高高的天上。 【答案】 这首诗写的是九代仙人的故事。诗人通过写这些仙人
注释: 1. 高士咏混元皇帝:诗人在歌颂那位伟大的帝王,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智慧,他的智慧就像天地万物一样无边无际。 2. 广成卧云岫:广成的仙人在云端的山中休息,那里充满了灵气和神秘。 3. 缅邈逾千龄:时间仿佛已经过了千年,而这位圣人依然在那里静默地等待,等待着那个能解开他心中疑惑的人。 4. 轩辕来顺风:轩辕,是古代中国的帝王的名字,这里指的是黄帝。他带来了顺风
【注释】 1.高士:指隐居不仕的人。混元:指道教所说的宇宙万物生成的原始状态,即天地未分时的元气。皇帝:这里泛指道家所说的至高无上的神。 2.大名贤所尚:指贤达之士崇尚的是道德高尚的圣人。 3.宝位圣所珍:指神圣的位置是圣贤所珍视的。宝位:珍贵的地位。圣所珍:圣人们珍视。 4.皎皎:明亮的样子;皎然:皎洁的样子。许仲武:许由,字仲武,传说中的古代隐士,相传尧时隐居箕山。 5.遗之若纤尘
巢父志何远,潜精人莫知。 注释:巢父的志向多么遥远啊,他深藏不露,一般人都不知道。 耻闻让王事,饮犊方见移。 注释:我不愿意听说那些为了王位而争来争去的事情,而是宁愿喝着牛的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欲散大朴,焉能为尧师。 注释:我不想破坏大自然的原始状态,怎么能成为尧这样的圣明之君的老师呢? 炼真自轻举,浮世何足遗。 注释:修炼真气自然可以飞升,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高士咏混元皇帝 大禹受禅让,子高辞诸侯。 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 俋俋耕不顾,斯情邈难俦。 注释: - 大禹:传说中治水有功的帝王。 - 禅让:指君主去世后由其臣下拥立他人为王的行为。 - 子高:指子高公,即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孟孙。 - 退躬适外野:退隐到野外,远离朝廷。 - 放浪: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 万乘:指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或国家元首。 - 中亩
臧叟(一作“张祜”)隐居在深邃的山谷中,垂钓时心怀浩然之气。 文王感慨过去的梦境,接受天命治理国家,道德修养达到极点。 遵循无为的政治策略,三年淳化之风广布四方。 功成之后便不再居位,遁迹于冲玄之境。 注释: - 高士咏混元皇帝:赞美一位隐士。 - 臧叟:本名不详,唐代诗人张祜的别号。 - 隐中壑:隐居在深山之中。 - 垂纶:垂钓鱼。 - 浩然:形容心情宽广、正气凛然。 - 文王:周文王
注释: 1 夷齐互崇让,弃国从所钦。 - “夷齐”是古代的两个著名人物:伯夷和叔齐。他们都是商朝末年的人,因反对纣王暴政而隐居山林。“互崇让”指的是两位贤者互相推让,不愿意在乱世中争夺权力。“弃国从所钦”,意为放弃自己的国家,追随心中的敬仰对象。 2. 聿来及宗周,乃复非其心。 - “聿来”意味着来到,“宗周”指的是宗室的周朝。这里表示夷齐来到了周王朝。“乃复非其心”
高士咏混元皇帝 南华源道宗,玄远故不测。 动与造化游,静合太和息。 放旷生死外,逍遥神明域。 况乃资九丹,轻举归太极。 注释: 高士咏:高士对混元皇帝的颂扬之诗。南华:指《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源道宗:指道家创始人老子,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根本原理。玄远:玄妙深远。故不测:因此不可测量。动与造化游,静合太和息:动静之间,都符合宇宙自然的规律。放旷生死外,逍遥神明域:超脱于生死之外
高士咏混元皇帝 冲虚冥至理,体道自玄通。 不受子阳禄,但饮壶丘宗。 泠然竟何依,挠挑游大空。 未知风乘我,为是我乘风。 注释:混元:指天地未分的浑沌状态。子阳:指老子。壶丘:指壶丘子,即列子。泠然:形容清冷寂静的样子。挠挑:指轻举妄动。乘:动词,利用,凭借。 赏析:这是一首颂扬道家哲学和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混元”开篇,描绘了一幅宇宙未分、混沌一片的图景,象征了道的原始状态。接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诗句的大意和情感,同时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理解作者的情感,然后分析诗中运用的手法,以及所起的作用。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用精炼的语言对诗歌进行赏析。 “高士咏混元皇帝”,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志向与追求。诗人以“混元皇帝”为象征,表明自己心向往之。“高士”是隐逸之士、清高之士
【注释】:通玄:精通玄妙。贵阴德:推崇阴德,即崇尚道德。利物:利益万物。非:不是。市朝:指繁华的城市和集市。悠然:自在的样子。大江:长江。散发:解开船帆。缁帷说:指佛教的教义。沧浪:指大海。遗文:遗留下来的文献。昭昭:明白、显著。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写一位隐士高士咏赞混元皇帝的品德与功绩,表现了作者对混元皇帝的景仰之情。首联以“通玄”点明皇帝之贤,“贵阴德”,称赞皇帝的道德品质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是中档题。考生要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注解和注释来分析。“文始通道源”,道源是道教的源头,这里指老子;“含光隐关吏”,关吏是指守关口的官员,这里指太白金星。“遥欣紫气浮”,紫气是指祥瑞之气,这里指皇帝驾到。“果验真人至”,真人就是仙人,这里指皇帝。“玄诰已云锡”玄诰是古代一种诏书,云锡是说诏书已经宣布给皇帝了;“世荣何足累”
高士咏混元皇帝 荣期信知止,带索无所求。 外物非我尚,琴歌自优游。 三乐通至道,一言醉孔丘。 居常以待终,啸傲夫何忧。 注释: 1. 高士咏混元皇帝:诗人在这里通过咏唱来歌颂高士(指隐士)对混元皇帝的赞美。 2. 荣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据说他懂得“止”,知道适可而止,不贪求名利。 3. 带索无所求:带索即腰带,这里用来形容隐者的生活状态,他们不需要任何世俗的东西,只求内心满足。 4.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本题的考点是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把握全诗的内容、思想情感以及手法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 高士咏混元皇帝(其一) 贤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 孔父栖栖者,征途方问津。 行藏既异迹,语默岂同伦。 耦耕长林下,甘与鸟雀群。 【译文】
高士咏混元皇帝 世间的人喜欢追求名誉和声誉,就像古代的贤人一样,他们为了追求名声而努力。 颜阖遵循的是无名之道,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与牛为伴,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逃避世俗的束缚,鄙弃华丽的束帛,只愿生活在简陋的茅茨之中。 托庇于世外的尘埃之上,放浪形骸,不为世人所知。 译文: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尊重,就如同古代的贤人一样,他们为了追求名声和声誉而努力奋斗。然而
【注释】 1. 高士咏混元皇帝:指《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云:“昔闻远代人,对此邈难匹。我志在删述,斯才信为累。” 2. 莱氏道:指晋人葛洪(号抱朴子)之妻李氏,字莱氏。 3. 懿妻德弥清:懿妻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姐姐杨三姐妹中的长女,封韩国夫人。 4. 一遁嚣烦趣:遁,隐退的意思;嚣,喧嚣。 5. 云壑情:壑,山谷;情感如云深而广。 6. 禄位非所重:禄位,官职和俸禄;重,重视。 7.
【注释】 1.接舆:指楚国的狂士接舆(接舆,姓接,名舆)。 2.冲玄:道家指清静虚无。 3.伉俪:夫妇。 4.征聘:征召聘请。 5.耕绩:耕种和收获。 6.文宣:指周文帝。 7.龙德:指汉光武帝刘秀。 8.峨嵋:山名,在今四川峨眉县。 【赏析】 《高士咏混元皇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诗。此诗以颂扬隐逸之士为主旨,全篇采用赋体,用“接舆”、“文宣”、“龙德”等典故,歌颂那些不慕荣利
【注释】 卓哉:卓越。弦高子:《左传·庄公十年》载:“宋襄公与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弦高以璧却秦师”。后因称弦高为“弦高子”或“弦高氏”。 商隐奇:指春秋时期晋国的智囊、著名谋士赵衰。 效谋:献计献策。全郑国:让郑国保全下来。犒:赏赐。 存公灭其私:保存了国家的大义而灭掉了自己的私利。存,保存。 虚心:谦虚的心态。贵:珍视。无,不。 九夷:指古代西南少数民族。 赏析:
诗句解析: 1. 展禽抱纯粹 - 展禽:指展禽(史展),古代传说中的贤人。 - 抱纯粹:怀抱纯正、纯洁的品质。 2. 灭迹和光尘 - 意指消除痕迹,与光同尘。 3. 高情遗轩冕 - 指高尚的情感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教和官位。 - 轩冕:古代官员的帽子,象征官职和地位。 4. 降志救世人 - 降低自己的志向去拯救世人。 5. 百行既无点 - 形容其行为完全符合道义。 - 无点:没有瑕疵。
【注释】 ①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②荷蓧:背着柴草。 ③隐耕艺:隐居在田园之中,耕种劳作。 ④晨门:传说中尧的贤臣,尧时为城门守卫,故称晨门。 ⑤道尊名可贱: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认为地位高的人反而显得低贱。 ⑥理惬心弥闲:道理通达而内心满足,悠然自得。 ⑦混迹是非域:混同于世俗之中。 ⑧同讥孔宣父:与孔子一样受到人们的非议或批评。 ⑨匿景杳不还:形容人隐居不见踪影。 【赏析】
高士咏混元皇帝 野哉汉阴叟,好古遂忘机。 抱瓮诚亦勤,守朴全道微。 子贡初不达,听言识其非。 已为风波人,恍惘失所依。 注释: 1. 高士咏混元皇帝:这里的“高士”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高远之士,而“混元皇帝”是道教中的一种尊称,表示宇宙的原始和统一。在这里,诗人可能想要表达对古代隐士的赞美。 2. 野哉汉阴叟:形容这位隐士生活在偏远的山中,远离世俗的喧嚣。 3. 好古遂忘机
高士咏混元皇帝 皎皎于陵子,己贤妻亦明。 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 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译文: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高士咏混元皇帝”为题,表达了对古代隐逸之士的赞美和向往。诗中描述了一个高洁的人物,他如同于陵子的皎洁,自己贤良的妻子也明亮如星。他对道德的重视超过物质的诱惑,对浮华的轻视反映了他的内心清纯。他并不追求琴书的技艺或官职的荣耀,而是选择隐居灌园的生活
【注释】 太项冥虚极:指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宇宙之始。太项,指天空的边际。冥,指深邃。虚极,指空虚至极处。 微远不可究:指天地间的至理深奥难测。 禀量合太初:指天地万物皆由“气”所形成。禀,接受。量,气的数量。 返形寄童幼:指万物复归于自然状态。返,返回、返还。形,指形体。寄,寄托、托付。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孔父,孔子自称。孔父惭至理,意谓孔子对大道感到惭愧。颜生,颜回,孔子弟子
【注释】混元皇帝:指唐玄宗。太伯全至让:指晋太伯(又称仲雍)。全至让,表示完全的谦让。远投蛮夷间:指晋太伯在周文王去世后,离开周室,奔吴。去国不复还:指晋太伯离开自己的国家,永不回来。尊荣比蝉翼:比喻尊贵如蝉翼之轻。蝉翼,蝉的翅膀薄如蝉翼,喻尊贵。道义侔崇山:比喻道义崇高如崇山峻岭。侔,同。元规与峻节:指晋太伯的德行高洁,有高山流水之德。历世无能攀:指历代君王都难以企及晋太伯的高风亮节。
【注释】壶丘:地名,在今山东济南市。季咸:人名。曜:通“曜”,炫耀、显示。御寇:人名。至人:指高士。感变:感应变化。无朕:没有迹象。元化:元气。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混元皇帝”的颂扬。首联写其道术之玄虚深奥,非寻常所能了解;颔联写其学问之浅显,难以测度;颈联写其道术之高明,令作者产生怀疑;末联写其道术之高远,令人感到不可企及。全诗表现了作者对“混元皇帝”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高士咏混元皇帝:指对一位高尚的隐士或志士的赞美。混元皇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宇宙创造者,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本源。 2. 干木布衣者:指穿着朴素的学者。干木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隐士,以守道自持而闻名。 3. 守道杜衡门:意指坚守道德原则,不轻易开门见客。杜衡是一种香料,常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4. 德光义且富:形容一个人既有良好的品德(德),又富有(义)。 5. 肯易王侯尊
诗句解析: 1. "仲连秉奇节,释难含道情。" - 仲连,即庄周,是庄子的字,这里指他持有奇特的节操,能化解困难,保持一种道家的性情。"释难"意味着解决难题;"含道情"则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深深热爱。 2. "一言却秦围,片札降聊城。" - 通过一句简短的话就能击退秦军围攻(可能是指《史记·平原君列传》中的“毛遂”的故事),然后只凭一张纸片就使魏国投降聊城
【注释】 1. 高士:指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 2. 混元皇帝:指道教中认为的太上老君,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即“混元”。 3. 周丰贵隐耀:指周文王在隐居时仍能显现其高贵。 4. 鲁侯询政体:指鲁国国君向周武王询问国家政治体制问题。 5. 忠悫:诚实而忠诚。 6. 会盟:指诸侯之间的结盟会议。 7. 至义:最高的道德准则。 【译文】 高洁之士咏叹混元皇帝, 周文王虽隐居但显其尊贵。
高士咏混元皇帝 圣人贵素朴,礼义非玄同。 师金告颜生,可谓达化宗。 夫子饰刍狗,自然道斯穷。 应物方矫行,俯仰靡不通。 注释: 1. 圣人贵素朴,礼义非玄同:圣人看重朴实无华,认为礼义不是神秘莫测的。 2. 师金告颜生,可谓达化宗:孔子教导颜回,可以算是达到了教化的根本。 3. 夫子饰刍狗,自然道斯穷:孔子用草做的玩具来比喻,自然之道已经走到了尽头。 4. 应物方矫行,俯仰靡不通
译文 子綦正在静坐在几前,冥思苦想却始终无法得到答案。 一旦悟道便应该像颜回一样心游太虚之间,清高正义的道理深邃无比。 他的声音如同天籁一般美妙,有如鸟鸣般和谐。 世间的是非曲直实在不值得去争辩,何须劳烦自己的心灵? 注释: - 高士:高尚的人或隐士。 - 咏:作诗吟咏。 - 混元皇帝:指道教中的宇宙本源,即元气。 - 方隐几:正在静坐。 - 冥寂:寂静、沉静到极点。 - 久:长时间。 -
高士咏混元皇帝 黔娄蕴雅操,守约遗代华。 淡然常有怡,与物固无瑕。 哲妻配明德,既没辩正邪。 辞禄乃馀贵,表谥良可嘉。 注释:黔娄是古代的一个隐士,他具有高雅的操行,坚守自己的信仰而不随波逐流。他淡然自若,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他的智慧妻子能够辅佐他完成大业,虽然她已经去世,但她的智慧和品德却依然闪耀着光芒。他的辞官隐居并不是因为他追求财富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原生何淡漠” - 注释: 指皇帝的本性不张扬、不炫耀。 - 赏析: 这句反映了皇帝的朴素无华和低调行事的风格,强调了他与民同乐、不追求物质享受的高尚品质。 2. “观妙自怡性” - 注释: 观看世间万物的微妙之处,能让自己的心情愉悦。 - 赏析: 皇帝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美好来陶冶情操,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敏感。 3. “蓬户常晏如” - 注释:
{"诗句1": "万方厌秦德,战伐何纷纷。", "注释": "厌:厌倦。秦德:指秦始皇的功德。战伐:战争和征伐。纷纷:众多而杂乱。", "翻译": "全国各地都厌倦了秦始皇的功业,战争和征伐是如此之多以至于纷乱不已。"}, {"诗句2": "四皓同无为,丘中卧白云。", "注释": "四皓:指四位隐士。无为:不做任何事情。丘中:山中。卧白云:在山中休息。", "翻译":
高士咏混元皇帝 【注释】邈邈:遥远的样子;河上叟:指道家人物,传说为老子弟子河上公。契:合。虚冲:虚无冲和。玄旨:玄妙的旨意。万乘:帝王的代称,即天子。宠辱:宠辱荣辱,指人世间的得失与荣辱。飘然:轻盈自在的样子。造化:自然界和宇宙万物。友:亲近、交好。测:推测,揣摩。无穷:没有止境,无法估量。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
【注释】东方禀:禀受;易象:易的征兆或象征。玩世:指在世间游历。隐:隐藏,隐居。 高士咏混元皇帝 东方禀易象,玩世隐廊庙。 东方是易经卦象的象征,玩世指的是隐退世事,在廊庙(古代帝王办公的地方)中隐居。 栖心抱清微,混迹秘光耀。 栖心:指心志不外驰,专注内省。抱清微:抱持清高、朴素。 混迹:指混迹于世俗之中。秘光耀:隐秘的光华,喻指深藏不露。 玄览寄数术,纳规在谈笑。 玄览:玄妙的观察。数术
【注释】 高士咏混元皇帝:指诗人在《高士咏》中赞美的“混元皇帝”。汉皇举遗逸,多士咸已宁:汉武帝时曾举荐贤能之士。至德不可拔,严君独湛冥:指道德高尚者不受蒙蔽。严君,严子陵,字子陵,东汉初年著名隐士。卜筮训流俗,指归畅玄经:通过占卜来教化世人。玄经,即《老子》。闭关动元象,何必游紫庭:“紫庭”是道教仙境。闭关,隐居不出。动元象,使宇宙万物运动起来。何必游紫庭,不必到紫微宫去。 【赏析】
高士咏混元皇帝 季主超常伦,沈迹寄卜筮。 宋贾二大夫,停车试观艺。 高谈哂朝列,洪辩不可际。 终秉鸾凤心,翛然已遐逝。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古风》组诗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季主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的季孙氏(即孔子的老师),他超脱了世俗的礼法束缚,过着自由的生活;沈迹寄卜筮指的则是古代占卜的人,他们的行为举止超脱世俗;宋贾二大夫指的是汉代的宋弘、贾谊两位大臣
注释: 1. 高士咏混元皇帝:高士赞美混元皇帝。 2. 汉皇敦故友:汉朝的皇帝对旧友十分友好。 3. 物色访严生:寻找并邀请严先生来参加宴会。 4. 三聘迨深泽:三次邀请到了深泽。 5. 一来遇帝庭:一次来到皇帝的住所。 6. 紫宸同御寝:紫宸殿和皇帝的卧室一样,都是帝王居住的地方。 7. 玄象验客星:天上的星星能预示客人的到来。 8. 禄位终不屈:无论在何处,地位都始终不放弃。 9.
【注释】 高士咏混元皇帝:指《老子》中“道”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道”的体现。子平:这里指陈子平,东汉人。《真隐》即《真诰》。混元皇帝,道教对玉皇大帝的尊号。 清净玩老易:《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提倡清静、自然。 探玄:探求玄妙,探究深奥的道理。乐无为:乐于无为。观象验损益:观察天象验证损益。常抱方外心:常常怀抱着超脱世俗的心境。且纡人间迹:暂且摆脱世俗的纷扰。
【注释】 伯休:即伯高,古代隐者。抱遐心:抱着远大的心志。括自为美:把自己比作美好的事物。卖药不二价:出售药品不收取双重价格。有名反深耻:名声不好反而感到耻辱。安能受玄纁(xuān,红色丝带):《礼记•檀弓下》:“玄纁束帛,加于尸。”郑玄注:“玄纁,玄端之缯也。”玄端是黑色的上衣。这里指用重礼相待。秉愿终素履:坚持自己的志愿始终不改操守。逃遁从所尚:逃避世俗的荣华富贵,追随自己崇尚的东西
【注释】 吾:我。 嘉:赞美。 台孝威:指张孝威。 乐道隐岩穴:乐于在山中隐居。 尚:敬仰。 幼安:指李幼安。 栖真养高节:隐居修炼,保持高尚的节操。 采药:采集草药。 聊:姑且。 观书:读书。 任:随。 所悦:所高兴的。 风尘:世俗的纷扰。 混:同流合污。 真素:真实纯朴。 比:比喻。 松雪:松树和雪花,常比喻清白高洁的事物。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是作者对两位古人张孝威、李幼安的赞颂
【诗句释义】 吾观时人趣,矫迹务驰声:我看现在的人们追求名利,为了追逐名利而改变自己的品行。 独有高文通,讼田求翳名:只有高文通,通过诉讼田地来掩盖自己的名声。 公车徒见累,爵禄非所荣:在朝廷上做官,只会被牵连受到牵连和拖累,爵位和俸禄也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隐身乐鱼钓,世网不可撄:隐居于山水之间,乐于钓鱼,世间的纷扰和束缚是无法触及的。 【译文】 我观察到当代的人们,都追求名誉和利益
【注释】 混元:指道家的宇宙万物的本原。庞公,即东汉隐士庞德公,隐居鹿门山。丘壑:山中的水谷,指山林。 保兹:保住这些。轩冕: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和车盖。纪:记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遁世高士的作品。诗中以庞德公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风格古朴清幽,意境恬淡自然。 首句“高士咏混元皇帝”,直接点题,表明了全诗的主旨所在。混元皇帝,是道家所崇祀的宇宙万物之祖,这里借指庞德公
高士咏混元皇帝 士安逾弱冠, 逾:超过。弱冠: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落魄未修饰, 落魄:穷困失意,不得志。 一朝因感激,志学忘寝食, 一朝:一天,指某年或某月。 因:因为。 感激:感激上苍的恩泽。 志学:立下求学之志。 忘寝食:不睡不饭,形容非常用功读书。 著书穷天人, 著书:撰写著作。 穷天人:探求天地的道理。 辞聘守玄默, 辞聘:辞去官位不做。 守玄默:保持沉默、清心寡欲,专心学问。
注释:淳朴的士人赞美混元皇帝。 高士咏混元皇帝 孙登喜欢淳朴的古风,像花草一样自然地生长和居住, 弹奏琴曲和谐天籁,诵读《易经》能见到万物初生的形态。 整天面不改色,安然自得在玄妙空虚的境界。 留下遗言告诫叔夜,超然物外又该往哪里去呢? 译文:孙登喜欢淳朴的古风,像花草一样自然地生长和居住。他弹起琴来,仿佛听到了天上的和谐之声;他读起《易经》,仿佛看到了万物初生时的形态。他整天都面带微笑
【注释】 高士:指隐逸之士。董京依白社:董京,即董奉,传说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道士,他隐居于富春山的白社洞中,以卖药为生。 玄风:道家的玄妙之风。 心出区宇外,迹参城市中:心灵超脱了世俗的境界,足迹踏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嚣尘不能杂,名位安可笼:喧嚣的红尘世界无法沾染,显赫的权力地位岂能拘束。 匿影留雅什,精微信难穷:隐藏身影留下美好的诗篇,精妙的文字难以穷尽。 【赏析】 此诗为《全唐诗》所载
【解析】 此诗首联点出诗人的志向,颔联写隐居之志,颈联写隐居之志的原因,尾联写隐居之志的结果。 【答案】 译文:郭生在儿童时期,已得道方外之心;隐居深林之中,断绝尘世杂务。元和年间感化异类,猛兽怀德音。不忆固无情,斯言微且深。注释:郭生:郭璞。童稚:儿时。方外心:道心。长林:幽深的树林。元和:“元”即“一”,“和”是“二”的意思,“元和”就是“一和二”,表示天地万物的本源,即混元皇帝。怀:感化
高士咏混元皇帝 陶渊明达生知止足 陶渊明,即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描写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吾重陶渊明"一句直接引用了陶渊明的名字,强调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尊重和推崇。接下来的内容将逐一分析这首诗: 1. 诗句翻译: - 玄元九仙主:这里的“玄元”指的是道家的玄妙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