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君家住白云深。华发已骎骎。芒鞋踏破莓苔径,何曾惮、石磴崎嵚。问酒每过村店,访僧时叩禅林。
归来高卧北窗阴。名利不关心。半生清乐甘吾分,箪瓢饮、不慕腰金。胸次包含丘壑,笔端幻出云岑。
【注】隐君:指隐居不仕的人。
华发:白发。骎骎(qīn ):《诗经》篇名,这里用来形容头发花白,意指年纪渐长。
芒鞋:草鞋。莓苔径:长满了青苔的小路。何曾惮(dàn):哪里害怕。石磴(dèng ):石制的台阶。崎嵚(jī qīn ):山石高耸的样子。问酒:买酒。村店:农村小酒店。叩禅林:去寺院参拜。
北窗:北向的窗户。清乐:清雅的音乐。箪瓢(dān piáo ):古代用来盛饭和水的器具。不慕腰金:不求富贵,不羡慕金钱和地位。
丘壑(hè ):山丘与沟壑,指大自然。云岑(cén ):山峰,比喻文章。幻:变幻,形容文思泉涌。
译文:
你居住在白云深处的隐士家园,满头白发,但依然精神矍铄。穿着草鞋踏遍了莓苔覆盖的小径,从未畏惧那些石阶曲折蜿蜒陡峭险峻。每当有好酒便买些品尝,路过村里小店也常去喝上几杯;闲暇时会去拜访寺庙,敲钟打鼓,礼佛参禅。
归家之后便高卧北窗之下,远离世间的名利。半生的清雅生活甘之如饴,箪瓢饮、不慕腰金。心胸宽广如山岳,笔下所绘皆幻出云雾缭绕之峰峦。
赏析:
全词以“风入松”为题,描写了一位画师的生活和创作。词中通过描绘画师的生活状态、心境、以及他的绘画技巧和作品风格,展现了画师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同时,词中还表达了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以及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入思考和领悟。
第一句“隐君家住白云深”交代了画师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他是一位隐居在高山深谷中的隐士,过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这里的“白云深”不仅描述了画师的生活环境,还寓意着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第二句“华发已骎骎”则表现了画师的年龄和生活状态,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精神矍铄,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接下来的句子中,词人详细描绘了画师的生活细节,包括他的日常生活习惯、社交方式以及内心世界等。“芒鞋踏破莓苔径,何曾惮、石磴崎嵚”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画师行走在山林间的艰辛,以及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创作的专注。“问酒每过村店,访僧时叩禅林”两句,则展示了画师与自然和僧侣之间的互动关系,他常常游走于山水之间,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
最后两句“归来高卧北窗阴。名利不关心。半生清乐甘吾分,箪瓢饮、不慕腰金。”则表达了画师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生活真谛的领悟。他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专注于艺术创作,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同时,他也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清雅的生活和内心的宁静,而非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这种人生观使他能够超脱物欲,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这首词通过对画师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于名利的淡薄态度。同时,词中还表达了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入思考和领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