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冷广寒夜,唤醒玉真愁。银桥忆得飞度,曾侍上皇游。一曲霓裳按罢,两袖天香归后,人去已千秋。笑倚金粟树,斜插玉搔头。
忆钱塘,今夜月,也如钩。题诗欲寄红叶,又怕水西流。谁把琵琶弹恨,愁绝多情司马,不是在江州。醉饮玉山里,有雾绕飞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诗词注释】:
露冷广寒夜,唤醒玉真愁。银桥忆得飞度,曾侍上皇游。一曲霓裳按罢,两袖天香归后,人去已千秋。笑倚金粟树,斜插玉搔头。
银桥:银河桥名,即鹊桥。
霓裳:唐玄宗时的宫廷歌舞曲,又名霓裳羽衣曲,舞时仙女所着衣裳飘动如彩云,故称。
天香:指神仙的香气。
玉真:道家称仙人为玉真,这里泛指仙人。
上皇:唐玄宗李隆基之号。
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的乐章,以七弦琴伴奏,有“霓裳羽衣舞”。
按:弹奏。
两袖天香:指仙女身上散发的香气。
人去已千秋:指天上的仙人已经千年了。
金粟树:仙树名,传说中仙人居住之地。
玉搔头:一种装饰品,用玉做成,形似簪子,头上梳一髻,插玉搔头。
【诗词译文】:
广寒宫外露水冷清,月夜里惊醒了玉真妃子忧愁满怀。记得当年在银河桥边飞过,她曾侍奉过上皇皇帝。一曲霓裳羽衣曲刚演奏完,她却带着满身的天香回到了人间。如今仙人已去千年,只剩下我一个人倚靠在金粟树下,斜插着玉制的发簪沉思。
想起钱塘江畔今晚的月光,也像一把钩一样明净。我想题诗寄给红叶上的知音,又担心它随江水西流而不见。谁能把琵琶弹奏出那伤心的怨恨呢?只有多情的司马相如才能写出这种愁绪。他并不是因为被贬谪在江州而感到悲伤啊!我醉酒畅饮于瑶台仙境之中,雾气缭绕地飘荡着楼阁。
【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是作者在1075年(熙宁八年)中秋节时所作。上阕写中秋之夜与友人同赏月饮酒,抒发了对胞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下阕写怀念兄弟之情以及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全词意境高远,想象奇特,语言优美,风格沉郁顿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