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空阔。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
怕曲终人去彩云绝。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那堪绿毛幺凤,向苔枝、数声啼咽。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

孤鸾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

江皋空阔。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

怕曲终人去彩云绝。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那堪绿毛幺凤,向苔枝、数声啼咽。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

注释:江边空旷开阔的地带,一阵轻风和几片雪花飘过。倚着树旁的仙女们,穿着翠绿色的袖子,在傍晚时分感到寒冷。我轻轻地拿着玉龙,独自欣赏她的美丽,喜爱她冰清玉洁的姿色。一曲《霓裳羽衣曲》刚刚演奏完毕,又下起了梅花。

我怕乐曲结束人们离去,彩云会消失。即使梦境中断,我在春天里思念的心情也会被愁绪所缠绕。那些绿毛幺凤在苔枝上发出几声鸣叫,令人感到哀痛。留下了香气弥漫在衣袖之中,已经看到西山斜阳西沉。

赏析:

《孤鸾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梅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江皋空阔。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开头三句写景,为全词定下了基调。词人首先描绘出江边空旷开阔的景色,接着又描绘出半空中的轻风和微雪飘荡的景象。“江皋”即指江边的平地,这里指词人的住所或活动场所;“空阔”则写出环境的静寂;“半霎”即一会儿的意思;“轻风”则写出了风的柔和;“些儿微雪”则写出了雪的轻盈。这几句描写了一幅宁静、清丽的冬日景象。

“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接下来,词人进一步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女子的形象,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仙姬”即仙女,这里指女子;“翠袖”则写出了女子衣服的颜色;“暮寒”则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应怯”则写出了女子因寒冷而感到害怕的样子。这几句描写了一个美丽而柔弱的女子形象,并通过她的外貌和神情传达了自己的情感。

“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接下来,词人继续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并通过这个女子的形象传达了自己的情感。“闲拈玉龙”则用来形容女子的动作优雅;“自品”则写出了女子对事物的品味;“爱冰姿”则写出了女子对冰雪般纯洁的事物的喜爱;“与花争洁”则写出了女子与花朵一样纯洁。这几句描写了一个美丽而高贵的女子形象。

“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紧接着,词人描绘出一场音乐会的场景。“霓裳”即指音乐,这里借指《霓裳羽衣曲》;“乍了”则写出了曲子刚刚演奏完毕;“又落梅初叠”则写出了梅花瓣儿纷纷落下的情景。这几句描写了一场音乐会的场景,并通过这场音乐会传达了自己的情感。

“怕曲终人去彩云绝。”接下来,词人描绘出了一种离别的情感。“人去”则写出了人的离去;“彩云绝”则写出了彩云消失的情景。这几句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并通过离别的情感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最后,词人描绘出了一个梦境场景。“梦断”则写出了梦境的结束;“春思愁结”则写出了内心的忧愁;“瑶台”即指仙境;“瑶台春思”则写出了内心的思绪。这几句描绘了一个梦境场景,并通过梦境传达了内心的感受。

整首词通过对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的描绘以及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刻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