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来石上卧,醉向水边吟。山灵不管闲事,容我尽登临。山外猿啼鹤唳,世上虎争狼斗,此地白云深。今古一抔土,天地亦何心。
隔茅庐,尘万丈,不相侵。林泉自有佳处,石溜假鸣琴。汉室煌煌大业,唐代昭昭正绪,此理细推寻。高咏出山去,草木亦知音。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 时杨溪避兵》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诗人避乱山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之趣;下片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命运的关切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全词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词人对时代和国家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译文:
吃饱了在石头上躺下,喝醉了向水边吟咏。
山灵不管我是否悠闲,让我尽情登上山巅。
山外猿猴啼叫鹤唳,世上虎狼争斗。
这里白云缭绕,天地间何曾有过改变。
隔着茅屋,尘土飞扬,没有人侵扰。
林泉自有佳处,石流如同假琴声。
汉室曾经辉煌伟大,唐代昭明正道延续。
这其中的道理仔细推敲。
高歌一曲,离开此地,草木也知音义。

注释:

  • 饱来石上卧:吃饱了躺在石头上。
  • 醉向水边吟:醉酒后向水边吟咏。
  • 山灵:指山林间的神灵。
  • 容我尽登临:允许我尽情地登上山顶。
  • 山外猿啼鹤唳:山上传来猿猴的啼叫声和鹤的鸣叫声。
  • 虎争狼斗:比喻世间的争斗和纷争。
  • 今古一抔土:今古之间只有一块泥土。
  • 尘万丈:尘土飞扬,尘埃遮天蔽日。
  • 隔茅庐:隔着茅草屋。
  • 尘万丈:尘土飞扬,尘埃遮天蔽日。
  • 不相侵:没有人侵扰。
  • 林泉:指山林中的泉水。
  • 石溜:流水声如同在弹奏音乐。
  • 汉室:指汉朝,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
  • 唐:唐代,古代中国的另一个朝代。
  • 煌煌:光明照耀的样子。
  • 昭昭:明显、清楚的样子。
  • 细:仔细。
  • 高咏:高声吟唱。
  • 出山去:离开这个地方。
  • 草木亦知音:草木也能听到我的歌声。

赏析:
《水调歌头·时杨溪避兵》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描绘了词人避世隐居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不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词人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和国家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兴衰命运的关注。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