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后,春去不须留。都付与东流。风回絮卷花堆砌,莺啼人醒月当楼。最难堪,三月尽,五更头。
但听着曲儿心又闷。但对着、酒儿身又困。常只是,靠香篝。病中也要寻排遣,闲时却又记漫柔。细思量,全不是,为春愁。
【注释】
①最高楼:词牌名,又名“玉蝴蝶”、“凤栖梧”等。②东流:向东流淌。③堆砌:堆积、堆积。④最难堪:最难忍受。⑤五更头:五更天,即拂晓时。⑥曲儿:乐曲。⑦排遣:解除烦恼。⑧漫柔:闲适的柔和。
【译文】
从今以后,春天过去了不再停留,都让它随江水流向东流去吧。风把柳絮吹起,花被卷上堆积,黄莺啼叫使人醒来,月亮照在楼上,春色已过。最难堪的是到了三月尽头,到了五更天,心中更加烦闷。
只能听着曲子又感到心闷,只有面对酒又感到身体困乏。常常是靠在香炉里寻找解脱,病中也要寻找消遣,闲下来却又想起那些往事,全不是为春愁。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之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从今后,春去不须留”,点明主题。“都付与东流”四句,以“风回絮卷花堆砌,莺啼人醒月当楼”作比兴,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眷恋和惜别之情。“最难堪,三月尽,五更头”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惆怅、无聊和失望。下片写伤春之意。“但听着曲儿心又闷,但对着酒儿身又困”两句,既写听曲、喝酒的无聊,也写自己孤独无依的寂寞。“常只是,靠香篝”两句,写出了词人借香篝解愁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词人的病态和孤独。“细思量,全不是,为春愁”,最后归结于伤春的原因,并非是因春而去而愁,而是“全不是”,因为“细思量”后发现“为春愁”只是虚惊一场,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此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春之意,情真意切,语浅意深。这首词写得婉转而含蓄,言短情长。全词意境清雅幽远,情感缠绵悱恻,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