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是愁来路。
借缑山、白云一块,补联秋树。
六折山桥三面水,远却桃花几步。
稳著得、闲鸥无数。
烟火不留林外照,但苍霞、白石都堪煮。
归去也,岂无故。
门前只有浮查渡。
问年来、山中甲子,未曾重数。
车马欲通芳草信,访遍终南旧主。
敢正被、猿惊鹤误。
不著胡麻流水远,更一竿、垂向无名处。
谁信道,有人住。
这首诗是一首隐居诗,诗人以隐居者的身份描绘了隐居的生活。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恐是愁来路。
注释:恐怕是因为忧愁才来到这条路上。借缑山、白云一块,补联秋树。
注释:借用缑山、白云作为一片,填补秋天的树木。六折山桥三面水,远却桃花几步。
注释:六折山桥三面被水包围,远离了桃花几步。稳著得、闲鸥无数。
注释:稳稳地停着,有无数的闲鸥。烟火不留林外照,但苍霞、白石都堪煮。
注释:烟火的光芒不会在树林之外照亮,但苍霞和白石都可以煮食。归去也,岂无故。
注释:回去吧,难道没有原因吗?门前只有浮查渡。
注释:门前只有浮查渡。问年来、山中甲子,未曾重数。
注释:询问这些年来的山中时间,从未重新计算过。车马欲通芳草信,访遍终南旧主。
注释:车马想要穿过芳香的草地,拜访遍终南山的旧主。敢正被、猿惊鹤误。
注释:敢于被猿猴惊扰,鹤也会误以为它出现。不著胡麻流水远,更一竿、垂向无名处。
注释:不去追求那些像胡麻一样随风飘荡的东西,而是让一根竹竿垂向那无名的地方。谁信道,有人住。
注释:谁会相信,有人在那里居住?
赏析:
这首诗通过隐居者的视角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生活琐事的叙述,传达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同时,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也富有深意,如“烟火”、“苍霞”、“白石”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赋予了新的含义,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隐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