桄榔亭畔,西风起、几行雁字。正江楼、凭栏孤眺,玉山初紫。双鬓且消梧水月,一樽不换凉州史。笑从来、手板对人低,而今始。
论宦迹,原非志。称吏隐,谁言是。念世态浮沉,但须如此。美酝三升差足恋,不然腰折缘何事。再不然、向旧酒垆傍,寻吾子。

【注释】

(1)桄榔亭:亭名,在端州城西江边。

(2)凉州史:泛指酒器。凉州为古郡名,这里借指美酝,即上乘的美酒。

(3)吏隐:做官隐退。

(4)腰折:指被贬职、罢黜。

(5)再不然:如果这样都不行的话。再:再一次。

【译文】

桄榔亭畔秋风起,几行大雁飞过江。凭栏远眺江楼中,梧叶如月照人眠。如今双鬓如霜色,当年豪情已消尽。只愿一樽美酒伴,不羡高官厚禄权。

论宦迹原非我本意,称官吏是隐退生活。世间浮沉谁不晓,但须这样才能安。美酒三升足可恋,不然为何遭腰折?若还是被贬谪,就在旧时酒馆边,寻找我的子。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作者此时任端州司理参军,与吴锦雯相知甚深。词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开头二句“桄榔亭畔,西风起、几行雁字”,写送别时的景色和心情。桄榔亭位于端州城西江岸,是一处观赏风景的好地方,西风起时,大雁成群结队南飞,形成一幅幅雁阵图。这两句以景入情,写出了词人的送别之意和送别的地点。

三、四句“正江楼、凭栏孤眺,玉山初紫”,写词人在江楼中的所见所感。玉山,用来形容山峰苍翠而秀丽,此处形容自己头发的颜色。这两句通过描绘词人孤独的神态和形象,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的离愁别绪。

五、六句“双鬓且消梧水月,一樽不换凉州史”,写词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劝勉之意。梧水月,用来形容自己的白发,也暗喻自己曾经的辉煌岁月。凉州史,用来形容美酒,也暗示着友谊。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于自己一生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劝勉之意,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笑从来、手板对人低,而今始”,表达了词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转变和对未来的期望。手板对人低,用来形容自己曾经的低调和谦逊。而今始,表示现在才开始转变。这两句通过对词人人生态度的转变和对未来的期望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首词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通过对词人人生态度的转变和对未来的期望的表达,展现了词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词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