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寒雨促秋光。晚风凉。野云苍。才有梧桐,助响落银床。窗外声声浑不住,愁绝处,夜偏长。
况添低砌又啼螀。乱回肠。更心伤。炉内寒烟,销尽水沉香。欹枕难堪听到晓,心滴碎,怯空房。
【诗句】
无端寒雨促秋光。晚风凉。野云苍。才有梧桐,助响落银床。窗外声声浑不住,愁绝处,夜偏长。
况添低砌又啼螀。乱回肠。更心伤。炉内寒烟,销尽水沉香。欹枕难堪听到晓,心滴碎,怯空房。
【译文】
无缘无故地冷雨催促着秋天的光景,傍晚的微风清凉而凉爽。天上飘来的云彩苍老、沉重。刚刚有风吹过梧桐树,发出清脆的声音落下银色的台阶。窗外的声音似乎永远也停不下来,让我感到无比的忧愁,而夜晚却显得异常漫长。
何况此时又听到了蟋蟀在低矮的屋基上的鸣叫声,搅乱了我的心肠,更加让我感到心痛。我倚靠在枕头上,难以入睡,直到深夜,听着外面的鸡叫声,才有些睡意。心里仿佛碎了一地,害怕一个人独处在空荡荡的房间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凄清景色和内心愁绪的词作。全词以“江城子”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夜凄凉的景象。
第一句“无端寒雨促秋光”,描写的是秋雨的到来。这里,“无端”表示没有原因,可能是因为天气转凉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心情的缘故。而“寒雨”则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使得秋天的气氛更加浓重。接着,作者描述了雨中的景色,即“晚风凉。野云苍”,这里的“野云”指的是天空上的云彩,它们在秋风中显得更加苍老、沉重。而“晚风”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宁。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夜中的环境,即“才有梧桐,助响落银床”。这里,“梧桐”是诗人所熟悉的植物,它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落银床”则形象地描绘了梧桐树叶在雨中落下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雨夜中的景色,还通过“助响”一词表现出了风雨交加的情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突然转折,引入了新的元素——“窗外声声浑不住,愁绝处,夜偏长。”这里,“声声”指的是雨声,而“浑不住”则表明雨声之大,无法被外界所掩盖。而“愁绝处,夜偏长”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到的极度孤独和无助。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个词的情感更加深沉,也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最后一句“况添低砌又啼螀,乱回肠,更心伤”,则是对前文的延伸。在这里,“低砌又啼螀”描绘了蟋蟀在低矮的屋基上的鸣叫声,而“乱回肠,更心伤”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这里不仅有听觉上的描写,还有触觉上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而“更心伤”则表明这种痛苦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是一种深深的情感体验。
整首词通过对秋夜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对孤独、对痛苦的深深感慨。这种情感表达虽然含蓄,但却深入人心,使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