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冰荷可喜。况满壁、尽张罗绮。剪縠为栏,堆纱作树,不数米家山水。隔屏人指。道人在、隔花屏里。
金粟玉虫累累。光到处、辘轳齐起。鸡戴珠竿,龙衔火籥,总是数条红紫。灯前且醉。看灯影、照人何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

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解释:

剔银灯咏米家灯——描述米家的灯笼,用银色的灯光照亮,犹如珍珠般闪烁。    
百尺冰荷可喜。况满壁、尽张罗绮——形容冰荷(荷花的一种)洁白如雪,十分美丽。满壁张罗绮,则形容墙上挂着华丽的装饰。    
剪縠为栏,堆纱作树,不数米家山水——用丝绸剪裁成栏杆,堆叠成纱织成的树木,这些装饰品的数量无法与米家的山水画作相比。    
隔屏人指。道人在、隔花屏里——隔着屏风的人指着这些装饰品,而道人则在隔开的花屏后面。    
金粟玉虫累累——形容金粟(黄色的谷物)和玉虫(绿色的虫子)堆积如山。    
光到处、辘轳齐起——当灯光照到这些装饰品上时,它们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就像辘轳转动的声音一样。    
鸡戴珠竿,龙衔火籥,总是数条红紫——用鸡冠戴珠竿,龙身衔火籥来比喻这些装饰品的颜色鲜艳,犹如数条红色和紫色的丝线交错在一起。    
灯前且醉。看灯影、照人何几——在灯光下饮酒庆祝,欣赏灯光映照出的美丽景色,但美酒佳肴又有几许?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剔银灯咏米家灯
百尺冰荷可喜。况满壁、尽张罗绮。剪縠为栏,堆纱作树,不数米家山水。隔屏人指。道人在、隔花屏里。
金粟玉虫累累。光到处、辘轳齐起。鸡戴珠竿,龙衔火籥,总是数条红紫。灯前且醉。看灯影、照人何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灯景画面。首句“剔银灯咏米家灯”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通过描写米家的灯笼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接下来,作者详细描述了这些灯笼的制作工艺和装饰特点,如“百尺冰荷”、“剪縠为栏”、“堆纱作树”,以及“金粟玉虫累累”等细节,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灯笼的华美与精美。最后两句“灯前且醉。看灯影、照人何几”则表达了诗人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也感叹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令人感慨万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