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眼朦胧极。记宵来、墙阴帘角,似曾相识。四壁横陈扶不起,愁煞棱棱玉骨。讶消瘦、比侬还怯。枝叶模黏香气淡,恁空空、怎把秦宫活。工写照,五更月。
浑身滴露何常湿。只无端、银灯狡狯,弄它明灭。几度临风教起舞,不管阿娇无力。怪一霎、将人抛撇。胡蝶绕阶栖未稳,怅成烟、紫玉谁能即。痴小婢,欲偷折。
【注释】
金缕曲 · 花影同竹士作:词调名。
记宵来、墙阴帘角,似曾相识:回忆昨夜的情景。
四壁横陈扶不起,愁煞棱棱玉骨:四周墙壁高大,人难以站立,让人感到忧愁。
枝叶模黏香气淡,恁空空、怎把秦宫活:树枝的叶子相互重叠,香气淡雅,你怎么能将那华丽的秦宫活过来呢?
工写照,五更月:精心地描绘出月亮的形象。
浑身滴露何常湿:全身滴着露水,并不经常湿润。
无端、银灯狡狯,弄它明灭:突然有灯神调皮捣蛋地闪烁不定。
几度临风教起舞,不管阿娇无力:几次在风中跳舞,不管她多么无力。
怪一霎、将人抛撇:忽然间,将人抛撇开。
胡蝶绕阶栖未稳,怅成烟、紫玉谁能即:蝴蝶围绕着台阶栖息不稳,让我惆怅不已。紫玉,比喻美丽的女子。谁能即:谁能接近?
痴小婢,欲偷折:傻丫头,想偷折柳枝。
【赏析】
《金缕曲·花影同竹士作》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作品。此词上片由追忆往事入手,写夜来所见之景;下片则由眼前景象生发联想,抒写作者之感慨。全词意境幽雅,情意缠绵,婉丽动人。
“到眼朦胧极”,点明时间与环境,为全词定下基调。“记宵来”三句,写自己所见之景,其中“消瘦”、“比侬还怯”二句,化用杜牧诗句“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借以表达自己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惋惜。“枝叶模黏香气淡”,写花枝摇曳,香气淡雅。“恁空空”,承“消瘦”“比侬还怯”,言其空寂、冷寂之状。“工写照,五更月”二句,写花枝摇曳,映照出月光如洗,清辉洒满大地。“浑身滴露何常湿”,“何常湿”三字,既写花枝的柔弱多病,又写出了作者对花枝的关切之情。“只无端、银灯狡狯,弄它明灭”,写灯光忽明忽暗,给花枝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几度临风教起舞”一句,写花枝随风而动,翩翩起舞,犹如美人轻歌曼舞。“不管阿娇无力”二句,化用杜牧诗句“隔江犹唱《阿婆词》,今日边愁边酒边”,借以表达花枝在风中舞动的神态。“胡蝶绕阶栖未稳”,写花枝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好像蝴蝶在花枝间飞舞。最后两句,写花枝飘零离落的景象。“紫玉”,指美女。这两句意思是:花枝如同美女那样,令人怜爱而又无法接近。“痴小婢,欲偷折”,写作者看到花枝如此美丽动人,不禁心生怜悯之情,想要去摘取花枝。然而最后却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痴小婢,欲偷折”二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花枝的美丽动人之处,以及作者对花枝的深深怜爱之情。整首词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悠远清幽,情感细腻真挚,充分体现了纳兰性德词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