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园林尽日闲。扶持新绿上雕阑。蕉因着雨心犹卷,燕为衔春力已殚。
临翠槛,写琼笺。东风影事太阑珊。无端送尽余香去,十二帘栊剩晓寒。

鹧鸪天

不耐园林尽日闲。扶持新绿上雕阑。蕉因着雨心犹卷,燕为衔春力已殚。

临翠槛,写琼笺。东风影事太阑珊。无端送尽余香去,十二帘栊剩晓寒。

注释:

  1.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
  2. 不耐:受不了;忍受不住。
  3. 园林:指庭院、花园。
  4. 闲:空闲;无事。
  5. 雕栏:雕刻花纹的栏杆。
  6. 蕉:一种植物,叶子长椭圆形,夏季开小白花。
  7. 卷:弯曲的样子。
  8. 燕为衔春力已殚:燕子因为衔春(春天)的力气已经用完了。殚:用尽,竭尽。
  9. 临翠槛:站在绿色的栏杆边。
  10. 写琼笺:用玉笔在白纸上写下诗词。
  11.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的风。
  12. 影事:影子的事情。
  13. 阑珊:衰减、衰退。
  14.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理由。
  15. 十二帘栊:十二扇门。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赋三登愁画楼》中的一句。全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耐园林尽日闲。扶持新绿上雕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园林,人们在这里悠闲地欣赏着美景。然而,这样的美景并不能让人感到满足,反而更加渴望更多的欢乐和刺激。这种对快乐的追求使得作者感到无法忍受,于是决定采取行动,登上更高的栏杆,去体验更多的快乐。
    “蕉因着雨心犹卷,燕为衔春力已殚。”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快乐的追求。他看到蕉叶因为下雨而卷曲,燕子因为衔春而疲惫不堪。这些细节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这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因为他只能在这种孤独中找到一丝慰藉。
    “临翠槛,写琼笺。东风影事太阑珊。”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在高处俯瞰风景的场景。他站在绿色的栏杆边,用玉笔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种场景既美丽又动人,但也让人感到有些忧郁和孤独。这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使他无法真正融入这个美丽的世界,只能从远处欣赏它的美丽。
    “无端送尽余香去,十二帘栊剩晓寒。”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他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同这飘散的香气一样,最终被无情地吹散。而那些还在坚持的人则只剩下寒冷的夜晚和无尽的等待。这种感慨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