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寒送、繁霜覆水,暗雨啼叶。檐铎敲愁乍急,帷镫颤影旋灭。剪不断、连环春绪叠。是当日、鸾带亲结,问故径、蘼芜梦何许,前尘竟抛撇。凄切。锦书寄远终辍。念玉几金床西风夜,缥缈胡雁咽。
嗟揽断罗裾,宁信长别。恨肠寸折,明镜前、掇取中心如月。却刬连峰平于垤。黄尘拥、巨川顿竭。怒雷起、玄冬还夏雪。更千岁、倚杵天摧,厚地坼,深盟会与缠绵绝。
【注释】:
暝寒——黄昏时的寒风。
繁霜——浓密的秋霜。
暗雨——细而密集的春雨。
檐铎——屋檐下的风铃。
帷灯——窗帘上的油灯。
剪不断——形容情思难舍。
是当日——指当初。
鸾带——用金丝编成的腰带,这里指丈夫。
故径——昔日走过的路。
蘼芜——一种香草,古人常用来比喻恋人。
凄切——凄凉悲切。
锦书寄远终辍——意思是书信再美再长也只能送到天边,终究不能到达。
玉几金床——珍贵的家具。
缥缈——形容云烟浮动的样子。
胡雁——北方边境的飞鸟。
叹揽断罗——指叹息着将断掉的罗裙。
长别——长时间的别离。
恨肠寸折——形容心中的痛苦如同一寸长的绳索被折断了一样。
明镜前、掇取中心如月——意思是在明亮的镜子里摘取自己的心就像月亮一样明亮洁白。
却刬连峰平于垤——意思是山连成片,比土堆还要小。
黄尘拥——形容尘土遮天蔽日。
巨川顿竭——大河突然干涸。
怒雷起、玄冬还夏雪——指天气突变,像夏天下雪一样。
更千岁、倚杵天摧,厚地坼,深盟会与缠绵绝——指时间再长一些,天地都会崩塌,深深的誓言也会化为泡影。
【赏析】:
这首词是辛亥年(1911年)阴历九月十九日所作。《浪淘沙·慢》词为宋末元初遗民朱祖谋的代表作之一。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恨”字贯串,表现了作者离别之痛和亡国之恸。
此词开头三句描写暮秋时节的景色。首句说,天色昏暗,寒气袭人,又飘洒下厚厚的秋霜,接着写阴雨连绵不断地下个不停,秋叶被雨打得簌簌作响。这几句从视听角度描绘出一幅萧瑟的秋日图景;次句写风雨交加,打湿了屋檐的铎声,摇曳不定,时隐时现。第三句写室内,帷幔上的油灯忽明忽灭,摇曳不定。这三句从听觉角度写风雨交加,室内灯光闪烁不定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第四句写帘幕被风吹动,帷灯随之摇摆不定;第五六句写由于风雨太大,帘幕摇得太久,以致被风卷去了结,帷灯也随之熄灭。这三句从视觉角度写帘幕、帷灯被风雨卷起的情景;第七八句写由于风雨太大,帘幕、帷灯被卷走了结,看不见里面的人儿;第九十句写因为风雨太大,连往日曾一起走过的故径也看不见。这几句话从视觉角度写风雨太大,视线受阻的情景;最后两句写由于风雨太大,连那曾经熟悉的梦中景物也都消失了,只有眼前的现实让人感到凄凉无比。这几句从感觉角度写风雨太大,使一切变得面目全非的情景。
“凄切”以下四句写自己对这种境况的感受。“锦书”二句说,虽然书信再美丽再长也只能送达到天边,终究不能到达。“玉几金床”三句说,精美的家具和华丽的装饰品都失去了意义。“缥缈”二句说,像云烟一样的胡雁鸣叫着,飞向远方。“叹揽断罗”二句说,叹息着将断了的罗裙扔在地上。这几句写自己对这种境况的感受,心情非常凄凉。
“明镜”以下五句写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悲哀,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这几句写自己把心比作明亮的镜子一样洁白无瑕,但是仍然无法阻止心中的悲痛之情。“却刬”二句说,连连绵不断的山峰都被刮平了,只剩下一堆小小的土疙瘩,比喻形势险恶,不可收拾。“黄尘”二句说,大地被黄尘遮天蔽日,天空中雷电交加,好像冬天下起了一场大雪。这几句写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悲哀,形势险恶,令人担忧。“更千岁”以下五句是全词的结尾部分,也是全词的重点部分。这几句写时间再长一些,天地也会崩塌,深深的誓言也会化为泡影。这是作者对当时局势的一种预言,同时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预感。这几句既是对现实的感叹,也是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