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堂愁絮千万点,吹薄妆靥。翠鸾翘,金凤缕。望春春去。
绕花行近乱莺声。不能听。
【注释】
蕃女怨:指唐代宫女怨情。唐玄宗天宝年间,杨贵妃得宠。她曾以歌舞侍人入宫,号“太真”。后因安禄山叛乱,玄宗西逃,被赐死马嵬坡,时年三十三岁。后人有诗:“汉家天子今何在?三十六宫秋草生。唯有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满园行。”此词即写杨贵妃之愁怨。
谢堂:宫中的殿堂。
愁絮千万点:形容愁思如絮一般纷乱。谢堂,宫殿名。
翠鸾翘(qiáo):用翡翠羽毛做成的装饰品。
金风缕(lǚ):指用金丝编成的装饰品,下垂的流苏状如风动。
望春春去:春天过去,春天的美景不再。
绕花行:徘徊地走来走去。
莺声:指黄莺鸟的啼叫声。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唐玄宗宠幸的贵妃杨玉环死后,思念她的人对她的悼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上片写宫中怀念杨贵妃的哀伤情绪。开头两句,以“谢堂”“愁絮”起兴,写出了宫内一片凄迷哀怨的气氛。“千万点”既形容杨贵妃生前受恩宠的程度,又渲染出宫中哀怨的情绪;“吹”字用拟人手法,将愁绪比作飞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宫中哀怨气氛的浓厚。第三句写杨贵妃的妆饰,“翠鸾翘”和“金凤缕”,都是古代妇女所戴头饰,这里用来衬托杨贵妃的美貌,也暗示了她生前受宠爱的情况。这一句还暗含着对杨贵妃死后宫中无人相伴的寂寞心情。
下片写宫中人思念杨贵妃的情景。“望春春去”四句,从侧面描写了杨贵妃生前受宠的情状和她死后宫中人的悼念情景。“翠鸾翘,金凤缕”二句,写宫中女子的装束,这是她们平日打扮用的饰品,而在这里却用来比喻杨贵妃生前的美丽容貌。接着写宫中人对杨贵妃的哀思,“望春春去”四句,写宫中人对春光的留恋,但春天去了,美丽的景物不再出现,连春天的生机都消失了。“绕花行近乱莺声”二句,进一步写宫中人的哀思和行动,他们徘徊地走来走去,听到黄莺的鸣叫,更感到惆怅和伤感。
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