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阑明月空倚遍。梦醒秋燕。涩筝弦,羞箧扇。
玉人难见。四围花影带愁来。暮潮回。
【注释】
画阑:栏杆。明月:指月亮。空倚遍:倚遍了画栏,形容倚望月色。梦醒秋燕:梦醒后看到秋天的燕子。
涩筝弦:筝弦因受湿而变得涩。羞箧扇:羞于打开用箱笼装着的扇子,因为里面藏着扇面画有女子肖像的扇骨,所以不敢开。玉人:美人。难见:难得相见。花影:花的影子,这里指帘影。带愁来:把忧愁带到帘外。潮回:潮水退落。潮水退去,潮声也就消失了。
【赏析】
此词写一位独守深闺的女子对丈夫远行的思念。首句“蕃女怨”三字,点出女主人公的身份和处境,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
上半阕写女主人公凭栏望月。“画阑明月空倚遍”,写的是女主人公倚遍画栏,望着明月沉思,她心中充满了怨恨。“梦醒秋燕”,暗示了她一夜未眠。“涩筝弦,羞箧扇”,写她无心弹筝,更不愿打开用箱笼装着的扇子。原来那扇子中藏着扇面画着女子肖像的扇骨,她怕打开后,见到画中人,勾起相思之苦。因此说,“涩筝弦,羞箧扇”。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含蓄蕴藉,富有情致。
下片写女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看到潮水退落的情景,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玉人难见”,表明她的心事无人可诉;“四围花影带愁来”,则表现她在寂寞无聊之时,只好以看花消遣,而花影却成了愁人的伴侣。最后,词人将笔触从室内移向室外,“暮潮回”,暗含着潮水退落,夜幕降临之意。“回”字既描绘出潮水的起伏变化,又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描绘女子凭栏望月、梦醒秋燕、弹筝羞扇、孤坐绣房、凭栏赏花等场景,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深情思念。其艺术特色在于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