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江呜咽向夕敛。又劲风吹滟。似有归渔,笼镫重系缆。
孤村馀更紞紞。夜渐深、向谁肝胆。沙月冥迷,荒萤三四点。

【注释】

蛮江:指长江。鸣咽向夕敛,呜咽,象声词,形容江水呜咽的声音。向夕,傍晚。敛,收敛。劲风:大风。滟,波浪翻腾。似有归渔,笼镫,笼灯,即罩灯,用来罩住灯火以防风吹灭。重系缆,又重新拴上船缆。孤村,孤零零的村庄。馀更,犹余。紞(dǎn)紞,古乐钟鼓等的击打声。夜渐深,天色将黑。向谁肝胆,肝胆,比喻心腹,这里指心事、心事。沙月,沙滩上的月光。冥迷,迷茫。荒萤,没有光亮的萤火虫。三四点,数量词,表示不确定的数量。

【赏析】

此诗写舟行夜泊之景。前四句描绘江边夜景。“鸣咽向夕敛”,以象声词“呜咽”描写江水的声响,形象地写出了夜幕降临时,江水涨潮的情景。“似有归渔”两句则以拟人手法写渔船归航的情景:渔民们乘着夜色归来,把船上的灯罩好,拴紧缆索。后六句写岸上景物。“孤村馀更紞紞”,“馀更”,余晖,指夕阳西下时的余辉。“紞”(dǎn),古乐钟鼓等的击打声。这两句是说,随着夜幕的降临,夕阳余晖渐渐消逝,远处传来了渔村晚归人的笛声与钟声。接着写夜晚的景象:“沙月冥迷”,月光映照在沙滩上,显得朦胧而迷蒙;“荒萤三四点”,点点萤火虫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几句既表现了诗人夜泊时所见景色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末二句“肝胆向谁诉”中的“肝胆”一词用得很妙,它既是实指诗人的内心,又是虚指诗人的遭遇和心事。诗人面对茫茫大江,想到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不禁感到前途渺茫,心中充满惆怅之情。这首诗以景起结,情景交融,构思精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