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巾倦整,绕池风起叠奁冰。泠泠雨度高城。帘卷天东娥镜,娟夕素妆成。奈临醒玉艳,尚妒闲情。

南楼翠层。记被酒、踏莎行。未了琴尊短梦,惊散笳声。鸥边社凉,又拖逗、秋心生半庭。芳卷墨、自展罗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纱巾倦整,绕池风起叠奁冰”句:纱巾已经整理得十分整齐,环绕池塘的风吹起来了,将叠好的梳妆匣中的冰块也吹得四散飘落了。“纱巾”三句写夏景,“叠奁冰”指梳妆匣中的冰块,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夏天的炎热,以及自己纳凉的情景。

“泠泠雨度高城”句:阵阵细雨从高处飘洒下来,打湿了高高的城壁。“城”是词眼,“度城”即穿过城壁。“泠泠”形容细雨的声音,写出了夏日的细雨声,“高城”、“雨”、“穿城”三字都点出了地点。

“帘卷天东娥镜”句:当帘子被卷起来的时候,天上的东边出现了一轮明亮的月亮。“帘卷天东”是写月色,“天东”即东方的天空,“娥镜”指明月。“卷”“天东”“月明”三个字都是词眼,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娟夕素妆成”写自己的妆容,“娟”指美丽。“娥”指月亮,“素妆”是说妆容淡雅素净,“成”指完成。“娟夕”、“素妆”、“月明”三字都是写月色与月色的映衬,突出了月色之美。

“奈临醒玉艳,尚妒闲情”句:可是,当醒来时,那玉一般的艳丽容貌,却仍嫉妒着这闲暇时的情致。“玉艳”指容颜,“闲情”指心情。两句是说,虽然已经醒来,但仍然留恋于刚才的美梦中,美梦中的心情还如玉一般地美丽。

“南楼翠层”句:在南方的楼台上,层层叠叠的绿意盎然。“南楼”三字是词眼,“翠”指青翠之色,“层”指层层叠叠之意。“翠层”二字突出了景色的美丽,“南楼”和“翠层”两个词眼又突出了方位和位置。“记被酒”三字是词眼,“被酒”指醉饮,“踏莎行”三字是词眼,“踏莎”,踏在沙地上,“行”为动词,“莎”为草名,此指草地。“未了琴尊短梦,惊散笳声”一句是说,没有完成的音乐和酒杯上的梦境就被突然而来的笳声所惊散。“未了”三字是词眼,“琴尊”指琴和酒杯,“短梦”指未完成的音乐和酒杯上的梦境,“惊散笳声”三字是词眼,“笳声”即笳乐之声。这三句是说,因为音乐、酒杯和梦境还没有完成,所以被突然间的笳声惊散了。“惊散笳声”三字是词眼,突出了笛声之响,突出了笛声之急。

“鸥边社凉”句:在鸥边观赏着凉爽的社日风光。“鸥边”是词眼,“社日”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也叫秋社,是古代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又拖逗、秋心生半庭”,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这凉爽的社日里,我观赏着秋天的美景,欣赏着美丽的庭院。“拖逗、秋生”三字是词眼,“拖逗”指拖曳,“秋生”指秋天的景象。这两句是说自己在欣赏着秋天的美好景色。 “芳卷墨、自展罗屏”句:画卷上描绘着美好的花草,自己展开罗屏欣赏它们。“芳卷”指画卷,“墨”指笔墨,“自展罗屏”指展开罗屏欣赏画卷,“罗屏”是画屏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自己在欣赏着美丽的画卷,欣赏着画中美好的花草。 “自展罗屏”是词眼。这两句是说自己在欣赏画中的美好景色。 “芳卷墨”是词眼。

【赏析】

此篇咏怀抒志之作,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意境清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