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角发高歌,谁把道书同读。不作羡鱼痴计,对溪光如玉。
江湖犹是未归人,亡羊笑臧谷。早晚上彊山下,买春蓑黄犊。

【注释】

扣角发高歌:扣着牛角高声歌唱。

谁把道书同读:谁能和你一同学习道家的书籍?

不作羡鱼痴计:不要做羡慕鱼儿的痴心妄想。

对溪光如玉:看着溪边的阳光,犹如美玉一样明亮。

江湖犹是未归人:江湖仍然是没有回家人的去处。

亡羊笑臧仓:忘记了羊的人却嘲笑臧仓。

上彊山下:登上高山下坡路。

买春蓑黄犊:买春耕用的蓑衣和肥壮的黄牛。

【赏析】

《好事近》是宋代词人苏轼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一幅“前溪牧牛图”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在仕途中失意后的豁达心态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扣角发高歌,谁把道书同读。”开篇即扣紧主题,扣角指扣牛角以作歌吟声。高歌则表示豪迈的歌声。作者扣住牛角而唱,其豪放之情自不待言。“谁把道书同读?”这是问句,也含有反语之意。苏轼一生崇尚道教,他不仅酷爱道教的典籍,甚至于在生活上也有道士的痕迹,如经常服用炼丹药物,喜欢饮酒等。所以这里用反问的方式表明自己与道士们有共同语言。

“不作羡鱼痴计,对溪光如玉。”接着写景抒情,“不作羡鱼痴计”,是说不羡慕鱼儿的自由自在,因为那是一种痴心妄想。“对溪光如玉”,是说对着溪边的阳光,它如同美玉一样明净透亮。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词人面对美景时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江湖犹是未归人,亡羊笑臧仓。”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由眼前美景转入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里,“江湖”代指官场,“未归人”指的是还未回归朝廷的官员,而“亡羊笑臧仓”则是引用了《左传》中的典故。这个典故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招致失败,就像羊丢失了而嘲笑管理羊群的人一样。这里用来表达词人的豁达态度和对于官场的淡然。

“早晚上彊山下,买春蓑黄犊。”最后,词人以更加豁达的语气结束全词。这里的“上彊山下”是指攀登山峰,“买春蓑黄犊”则是指准备春耕时购买蓑衣和黄牛。这里的“上彊山下”和“买春蓑黄犊”都是表达词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前溪牧牛图”,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豁达和从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