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九龙岑。断碣残碑秋草深。飘渺诗魂招不得,黄昏。冷月苍凉山鬼吟。
好句怕飘零。肯付秦灰荡夕曛。卜得埋愁三尺地,孤坟。十丈灵光透碧云。
诗句释义:
- 遥望九龙岑 - 描述望向远处的九龙山,可能是在想象或实际看到的山脉形态。
- 断碣残碑秋草深 - 描述了秋天里九龙山上长满青草的景象,暗示历史遗迹被遗忘,只剩下断壁残碑。
- 飘渺诗魂招不得 - 表达了对逝去诗人的怀念与无法召唤其灵魂的无奈感。
- 黄昏 - 指时间是傍晚。
- 冷月苍凉山鬼吟 - 夜晚时分,月光寒冷而凄凉,可能伴有山中鬼魅的哀鸣。
- 好句怕飘零 - 珍惜的好诗句害怕它们被遗失和遗忘。
- 肯付秦灰荡夕曛 - 愿意将好的诗句付之一炬以消散于晚霞中(象征性的表示抛弃)。
- 卜得埋愁三尺地 - 寻找一个可以埋葬忧愁的地点。
- 孤坟 - 孤独的坟墓。
- 十丈灵光透碧云 - 形容坟墓发出的神圣光芒穿透了蓝天白云。
译文:
从远方眺望九龙山,秋日的长草使得断壁残碑更显得荒凉。我渴望呼唤逝去诗人的灵魂,但终究无法触及。黄昏时分,冷冽的月光映照着荒凉的山野和游荡的鬼魅。珍视的诗句,生怕它们随风飘散。宁愿将它们烧掉,让它们随夕阳消逝。我寻觅一处可以埋葬愁绪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孤独的坟墓,它发出的光芒穿透了蓝天白云,仿佛在诉说着千古流传的故事,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九龙山上的荒凉景象和对古诗人魂魄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诗中的“九龙山”象征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的连续性,而“冷月苍凉山鬼吟”则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来表达人文情感,展现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诗人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