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幄阴迟,画栏烟瘦,东风愁负莺燕。芳径锄香,筠篮担露,入市韶光偏贱。谁借藏娇屋,早分与、莓苔一半。信知倦蝶痴蜂,暗笑弄花人懒。
何事尹邗避面,任休滞残寒,眉黛慵展。巾紫凝妆,鞓红酣酒,羞问情深浅。唯有婵娟月,尚飞近、移春庭院。待上瑶台,又怕琼箫写怨。

【注释】

翠幄:绿荫的帐幕。迟:缓慢,迟缓。画栏:栏杆。烟瘦:烟雾缭绕而消瘦。东风:春风。负:辜负、辜负。莺燕:指黄莺与燕子。芳径锄香:芳草小径上洒满露水。锄:铲除。筠篮(yún lán):竹制篮子。担露:担着露水。韶光:美好的时光。贱:低贱,不值钱。谁借藏娇屋:谁借得幽静之地以藏娇?“藏娇”是古代女子对心爱男子的亲昵称呼。莓苔一半:一半被莓苔遮盖了。信:实在。知倦蝶痴蜂:知道疲倦的蝴蝶蜜蜂,喻指游人。暗笑弄花人懒:暗暗嘲笑那些在花丛中嬉戏的人懒散。尹邗:地名名,古时扬州的别称。避面:避开相见。任休:任凭,任由。残寒:残余的冷气,这里指春天将尽。眉黛慵展:眉毛也懒得舒展。巾紫:头巾是紫色的。凝妆:梳妆打扮,打扮得艳丽。鞓红(léi hóng):红色系腰衣。酣酒:畅饮美酒。羞问情深浅:害羞而不问对方的感情深浅。婵娟:美好的样子。月:这里指月亮。

【赏析一】

这首词咏春景、惜春光,抒写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惜春之意。起首三句,描写暮春天气,渲染出一种凄迷黯淡的气氛,为下文惜春作好铺垫。

“探春”,点明节候,说明词题所咏之春,正值暮春三月,正是百花凋落,万物萌发的时节;此时,人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去踏青赏花。

下片前四句,写词人所见,即词人所见之春。“谁借藏娇屋”,说有谁借得幽静之地以藏娇?“藏娇”是古代女子对心上人的亲昵称呼。这句的意思是说,有谁借得幽静之地以待情人呢?“早分与”,早把幽静之所分给谁呢!“莓苔一半”,一半被莓苔遮盖着。“任休”,任凭。“眉黛慵展”,说眉也懒得舒展。“巾紫凝妆”,说头巾是紫色的。这两句写词人所见之人,是位眉黛未舒的美人,头上扎着紫色头巾,正在梳妆打扮。“鞓红酣酒”,指她畅饮美酒。“羞问”,害羞而不问,这是说词人不愿问及她的情意。这两句写她所做之事,是在醉后梳妆打扮,畅饮美酒,害羞而不问对方的感情深浅。“惟有婵娟月”,惟有那美好的明月还在,飞近庭院。“待上瑶台”,等待登上华丽的玉楼。“又怕琼箫写怨”,又害怕美妙的笙箫吹奏出令人怨恨的音调。“写怨”指吹笛子的人故意吹奏使人伤心欲绝的曲调,这里比喻情人的离别之恨。

全词通过暮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易逝和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