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井烟枯,一林香寂。佛楼苦剩凄凉色。冲人蝙蝠忽惊飞,游踪重破苍苔碧。
玉斝嬉春,瑶台倚笛。豪华回首都陈迹。黄昏燕子语空寮,落花风起檐铃急。
踏莎行 · 普应寺感旧
万井烟枯,一林香寂。佛楼苦剩凄凉色。冲人蝙蝠忽惊飞,游踪重破苍苔碧。
玉斝嬉春,瑶台倚笛。豪华回首都陈迹。黄昏燕子语空寮,落花风起檐铃急。
注释:
(1)“万井烟枯”:形容寺庙周围一片荒凉。井是古代取水的地方,万井即无数井的意思。
(2)“一林香寂”:形容寺庙里弥漫着一股清雅的檀香味。
(3)“佛楼”:指寺庙里的佛塔。“苦剩凄凉色”:意思是说佛塔显得如此荒凉凄惨。
(4)“冲人蝙蝠”:忽然间,几只蝙蝠在上空盘旋,发出刺耳的叫声。
(5)“苍苔碧”:形容青苔覆盖下的地面呈现出一种绿色。
(6)“玉斝”(jiǎ):古代的一种酒器。“嬉春”:欢欣地度过春天。
(7)“瑶台”:指神仙所居的宫殿。这里比喻诗人自己的住所或自己心中的理想境地。“倚笛”:倚着笛子吹奏音乐。
(8)“豪华回首都陈迹”:回想过去的繁华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了。
(9)“黄昏”:傍晚时分。“燕子语空寮”:燕子在空空的房屋中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10)“落花”:指飘落的花瓣。“风起檐铃急”:风吹动屋檐上的风铃,发出急促的响声。
赏析:
这首词以“佛楼”为题,描写了作者在普应寺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万井烟枯,一林香寂”,描绘出普应寺四周的荒凉景象和寺庙中的宁静氛围。接着,作者通过“佛楼”一词,巧妙地引入了对寺庙的描绘。“佛楼苦剩凄凉色”,这句话表现了佛楼的凄凉和衰败。
词人用“冲破”一词来形容蝙蝠突然的出现,打破了原本平静的氛围。而“游踪重破苍苔碧”则描述了作者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感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和怀念。
在词的第三句中,作者用“玉斝嬉春,瑶台倚笛”来形象地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其中,“玉斝”(jiǎ)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而“嬉春”则指的是与春天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在这里,词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同时,“倚笛”也暗示了词人在追求理想境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艰辛。
接下来的四句,词人通过对黄昏时燕子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家园的深深思念和牵挂。其中,“黄昏燕子语空寮”一句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而“落花风起檐铃急”这句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落花满地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激动和不安。
最后一句“繁华回首都陈迹”,则是对全词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繁华岁月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落。整首词通过对普应寺的描绘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