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踪何处。撩乱随风还怯雨。轻拂雕鞍。回首长亭带醉看。
飘摇难住。落尽已知春色暮。几度妆台。帘卷虾须逐燕来。
【注释】
-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属于宋词的曲牌名。又名《木兰花慢》、《木兰花令》。双调,五十八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两叠韵。此为双调小令。
- 杨花:即柳絮,是杨柳树的种子,因形状像柳叶而得名,颜色洁白如雪。古代诗词中常以杨花喻人。
- 芳踪何处:美好的踪迹在何处?芳踪:美好的地方。
- 撩乱随风还怯雨:随风飘荡,又害怕风雨。撩乱:风吹动的样子;又作“缭乱”。
- 轻拂雕鞍:轻轻抚摸着雕饰着花纹的马鞍。轻拂:轻轻抚摸。
- 回首长亭带醉看:回头看那长亭(送别的地点),醉酒时去看。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长亭,多指送别之地或饯别之所,亦泛指送别之场所。
- 飘摇难住:柳絮随风飘荡,难以停留。飘摇:飘动。
- 落尽已知春色暮:柳絮落尽,春天已经结束了。暮:结束,完了。
- 几度妆台:多少次登上梳妆台。妆台:化妆的桌子或者梳妆的家具。
- 帘卷虾须逐燕来:帘子卷起,燕子飞进来。虾须:帘子的装饰物。
【赏析】
这首词写惜春伤别。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从惜春到伤别,步步递进,层层深入。开头两句写春去夏来,柳絮飞舞,触目惊心,不禁让人想起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和即将逝去的美好时光。”轻拂雕鞍”一句,既写出了杨花随风飘舞的美丽景象,又暗示出词人此时的心情轻松愉悦、无忧无虑。”回首长亭”一句,则点明离别的地点,表达了对离去的人儿的深深眷恋之情。接下来几句,词人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以景结情,通过描绘燕子归巢的场景,寓意着离别之后,希望各自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归宿。整首词情感真挚、细腻入微,既有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又有对离别的深深留恋;既有对青春的无奈感叹,又有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