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壁凭谁护绛纱。西风凉处见秋花。知音渺渺怜人世,薄命依依念岁华。
吟蕙草,怨郀瓜。吴淞飞絮又天涯。一春梦雨伤心事,休问江南燕子家。

【注释】

尘壁:指代人世。薄命:命运不佳。吴淞:今江苏苏州南面长江边。飞絮:落花如飘舞的柳絮,比喻游子在外漂泊无定。

【赏析】

《思佳客·秋景》是北宋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至四年(1007)间。上片写秋景,下片抒怀。词人以“西风”开篇,以“秋花”收结,构思巧妙,起承转合自然圆融,意境高远空灵。全词语言优美,情致深婉。

“凭谁护绛纱”二句,说秋风吹拂着高高的宫墙,将绛纱轻轻卷起。“凭谁”,即凭谁保护。“凭”字下得极好,既表现了对绛纱的珍惜,也写出了对绛纱所象征之物的依恋;而“谁”字则又点明了“我”的孤寂。“西风凉处见秋花”三句,从眼前所见之景物,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表达了一种伤春悲秋之情。这一句,看似平常,却暗含深意。在作者看来,西风虽为寒气所生,但秋风中也有令人愉悦之处。他看到西风中那些秋花,便想到了秋天,想到了一年将尽、万物萧条的时节。此时,他想到的是人世的冷暖、岁月的变迁。

“知音渺渺怜人世”两句,抒发了自己对人世的感慨。作者认为,知己难觅,而人世间又如此纷繁复杂,所以自己感到孤单寂寞。这两句中,“知音”和“怜”两字用得极为精妙。前者既是对自己的自嘲,也是对他人境遇的同情;后者既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又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这两句中的“薄命”一词,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命运多舛。作者在这里,既感叹了自己的遭遇,也表达了对人世间的不满。

“吟蕙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他看到满园的蕙草,不禁想起了古人咏蕙的诗句。然而,这些诗句却无法抚慰他内心的伤痛。于是,他开始怨恨那飞絮般的时光,以及那些飘零天涯的燕子。这里的“蕙草”是指一种香草,它代表着高雅、清新。而“郀瓜”则是一种美味的瓜果。作者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词人以一己之情感来概括整个词的主题。他认为,整个春天都在梦中度过,而梦醒后,却只能面对江南的燕子,感受它们的家。这里的“江南燕子”,既指的是现实中的人,也隐喻了词人自己。他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既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也表达了对人世的失望。

这首词以西风、秋花、飞絮等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词人对人世的感慨、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同时,词人通过运用典故和意象,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