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绡托兴,缥缈襟期,刊落尘缘。异境无人到,望瑶岑矗笋,玉井开莲。冷光半湿幽翠,烟影散虚坛。想万壑松风,珠庭近接,渺矣高寒。
灵源。竟何许,有几片桃花,流出云间。漫说丹邱隔,便移家好住,谁耐清闲。石床自写琴意,空外揖群仙。待月白千峰,相携跨鹤天际看。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幽翠”是关键词,指山中之景;“清闲”也是关键词,指心境之境;“琴意”是关键词,指意境之境。

译文:

我向生绡托兴,心志飘渺,寄寓在尘世之外。

异境没有人到,只能遥望瑶岑矗立,玉井开满鲜花。

冷光半湿幽深的绿树,烟影散去虚静的坛场。

想见万壑松风,在珠庭里近接。

渺然高寒,令人遐思无限。

灵源。竟何处?有几片桃花流出云间。

漫说丹邱隔岸,便移家好住,谁耐清闲。

石床自写琴意,空外揖群仙。

待月白千峰,相携跨鹤天际看。

赏析:

《忆旧游·题画》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米芾的词。此词上阕写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想象,下阕则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词以“忆旧游”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傲不羁的个性。

起首二句“向生绡托兴”,写词人的心境。他面对画卷,心驰神往,寄托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三、四两句“刊落尘缘”,写词人超脱世俗的情怀。词人远离红尘,遁入山水,远离尘俗,寄情于山水之间,体现了他的隐逸之意。五六句“异境无人到,望瑶岑矗笋,玉井开莲”是对山水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七八句“冷光半湿幽翠,烟散虚坛”,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画面,词人陶醉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最后两句“想万壑松风,珠庭近接,渺矣高寒”,通过想象,词人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之情。结尾三句,“灵源”二句,词人将目光转向了现实生活。他感叹自己没有机会亲近自然,只能遥望自然之美。“几片桃花,流出云间”,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无法亲近自然的无奈与遗憾。

下阕“漫说丹邱隔,便移家好住,谁耐清闲”,词人开始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羡慕那些能够隐居山林的人,因为他们能够远离喧嚣,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然而,他却认为自己没有这个条件。“石床自写琴意,空外揖群仙”,词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在山水之中的生活情景。他独自品茗弹琴,欣赏自然美景,与山水融为一体,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最后两句“待月白千峰,相携跨鹤天际看”,词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己期待已久的画面。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与朋友们一起登上高峰,观赏月亮下的美景。整首词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