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悭雨歰。正香醉红酣,盼归吴客。泪眼未晴,愁染屏风猩色。羞掩沉香露绮,竞艳冶、名花倾国。绛蜡高烧,照夜妆、扶影亭亭,难认应感孤寂。
芳酒兰镫帷夕。清漏转、庭曲犹闻刀尺。梦短路长,知在江南江北。钗朵归期近远,更怕底、吹残玉笛。笑靥迎门,且对花、重与温存,细酌宜城春碧。

【注释】

楚宫春:词牌,《宋史·乐志》:“楚调曰‘南乡子’,本唐教坊曲。后因以名词,又名‘楚宫春’。”为白坚父赋积水潭高庙海棠牡丹:为白坚的父亲写的一首词,描写了积水潭上的高庙、海棠和牡丹。

风悭雨歰:形容天气不好,没有雨水。

香醉红酣:形容花朵开放到极点。

吴客:指游子的丈夫,这里指白坚的妻子。

沉香露绮:用沉香木做的床,用绮罗做成的帷幕。

绛蜡高烧,照夜妆、扶影亭亭,难认应感孤寂:绛红色的蜡烛燃烧着,照着夜晚的妆容,映衬得亭亭玉立的女子,难以辨认她的感受是孤独还是寂寞。

芳酒兰灯:美酒和明亮的灯光。

清漏转、庭曲犹闻刀尺: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庭前的小径上传来刀和尺的声音。

钗朵:指古代妇女头上插的钗和发髻上戴的花。

温存:温暖而亲切的抚慰。

【译文】

天气恶劣,没有下雨;花儿盛开到了极点。我盼望归去的人儿,泪眼未干,愁绪已经染湿了她的屏风。羞涩地遮掩住她的眼泪,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这些美丽的花儿倾国倾城,令人陶醉。烛火在风中摇曳,照亮着她的身影,但她却无法认出自己的影子。

在芳草如茵的夜晚里,有美酒和明亮的灯光陪伴着她度过。时间的流逝就像庭院中的小路上传来的刀和尺声一样清晰可闻。梦中的道路似乎很长,我知道她在江南江北之间徘徊。她期待着与爱人的重逢,更害怕那吹落的残败玉笛声。她带着笑容迎接我,我们再次共饮宜城春的醇美之酒。

【赏析】

此词是白坚为其父亲所作的《楚宫春》词。白坚,字子坚,号东阳逸民,北宋著名词人,其词多写男女恋情,风格柔丽,婉曲深挚。《楚宫春》为咏物词,借咏物寄兴,抒写了作者的思亲之情,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全词可分为两个层次。上片主要写词人对佳人的思念及相思的痛苦。起首两句,“风悭雨歰”,写风雨无情,天公不作美,无雨水滋润大地,无雨水浇灌花朵,使得花儿开得再大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只好含苞待放。“正香醉红酣”,写花儿盛开到了极致,但却没有雨来滋润,所以只有沉醉在芬芳的香气里才能暂时忘怀。这两句写花儿盛开时的喜悦与无奈,同时暗示出词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

词人通过描绘佳人的形象来进一步表现他的相思之情。“泪眼未晴”,用拟人手法,写出佳人因为思念而流泪不止,“愁染屏风猩色”,则写出她泪水沾满了屏风的颜色,形象地刻画出了佳人的悲伤之情。“羞掩沉香露绮”,用佳人羞涩的神情来掩饰脸上的泪痕,而“竞艳冶、名花倾国”,则写出她的美丽足以倾倒整个国家。“绛蜡高烧,照夜妆、扶影亭亭,难认应感孤寂”,写蜡烛燃烧着,照亮了她夜间的妆容,让她的容颜显得更加亭亭玉立,但她却无法辨认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下片主要是对佳人的安慰与劝解。“芳酒兰灯”,用美酒和明亮的灯光来象征佳人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暗示出佳人的思念之情。“清漏转、庭曲犹闻刀尺”,时间在流逝,庭前的小路上传来了砍伐竹子的声音,暗示出佳人在家中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梦短路长,知在江南江北”,用梦境来比喻佳人的相思之情,虽然知道丈夫在江南或江北,但仍然无法割舍对她的思念之情。“钗朵归期近远,更怕底、吹残玉笛”,佳人担心归期的临近,同时也害怕丈夫吹奏玉笛的声音。“笑靥迎门,且对花、重与温存,细酌宜城春碧”,面对花儿盛开的景象,佳人也微笑着迎接客人,让客人在花下尽情地饮酒。最后,词人希望佳人能够早日回到他的身边,与他一起共享幸福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