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酒迎年,正梅催晓妆,雪融初日。鸣笳赛鼓,竞入俊游坊陌。兰成赋笔。动江关、最怜萧瑟。愁见了、春幡彩胜,依稀故乡风色。漂泊。
旧京词客。对丝鹅蜡燕,旅怀如织。书空雁早未省,倦翎犹力。深杯漫惜。醉边寻、青鸾消息。留梦影、钗兰蒂并,着我异时相忆。
【注释】
戊午: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新霁:天放晴了。椒酒:用椒花酿成的酒。梅催晓妆:梅花催促着妇女们梳妆打扮。雪融初日:积雪融化,太阳初升。鸣笳赛鼓:响着号角和打鼓声。俊游坊陌:在繁华的街市上游玩。兰成赋笔:即左思赋,指左思所作的《吴都赋》。江关:长江关口,这里泛指边境地区。萧瑟:凄凉冷落的样子。春幡:春天的幡旗。故乡风色:指家乡的风景。漂泊:流离失所。丝鹅蜡燕:丝织的鹅毛扇子和蜡制的燕子。旅怀如织:旅途中的思念像织布那样密。书空雁早未省:写雁字,雁群飞得早,还没有飞远。倦翎犹力:疲倦的雁翅还振翅欲飞。深杯漫惜:把酒杯喝干。青鸾:传说中的一种鸟名。钗兰蒂并:钗头和兰草的茎相连在一起。我异时相忆:指你我将来还会想念对方。
【赏析】
此词是作者对京城旧友的怀念之作,抒发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以及京城旧景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感慨。全词以“春”为中心线索,从“新霁”开始,写到“鸣笳”“骏游”,再写到“萧瑟”,最后又回到“新春”。词作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层层推进,步步生情,极尽铺陈之能事。
上阕开头两句:“椒酒迎年,正梅催晓妆,雪融初日。”点明了新年到来之际的情景。此时正是梅花盛开之时,雪刚刚融化,太阳刚露出地平线,人们纷纷起床梳妆打扮,迎接新年的到来。这里的“梅”既是实景,又是象征,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接着“鸣笳赛鼓,竞入俊游坊陌”几句,描述了人们在新年伊始时欢歌笑语,载歌载舞,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这些活动充满了喜庆和欢乐气氛,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下阕开头两句:“兰成赋笔,动江关、最怜萧瑟。”这里提到了左思的《吴都赋》,这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它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然而,词人却感叹道“最怜萧瑟”,表达了他对故乡风景的留恋之情。这种情感既源于他对故乡的眷恋,也源于他对故土文化的怀念。接着“愁见了、春幡彩胜,依稀故乡风色”几句,表达了他因远离故乡而产生的思念之情。春幡彩胜,指的是春天的幡旗和各种装饰品,它们代表着故乡的美丽风景。词人看到这些东西,便想起了故乡的美景,不禁感到忧愁和伤感。最后两句“飘泊。旧京词客。对丝鹅蜡燕,旅怀如织”则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他曾经是京城的词客,与朋友们一起创作诗歌、欣赏音乐、品味生活。如今他已经离开了京城,成为了一名流浪者,但心中仍然怀念着过去的生活。同时,他还感叹自己的旅怀如同织布一般密集,无法排解心中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描绘新年的景象和故人的离合悲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故人和故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感慨。词作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