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遥送书声,夜长萧寺闲钟磬。随风更远,去波如答,鱼龙窃听。画里寒山,空中竽籁,起予深省。有何人系缆,推篷钓月,闻吟啸,移舟艇。
今夕高轩入咏。似谷音、鹤鸣相应。灯窗一话,锁闱三捷,文章九命。梅水行春,莲峰露冕,丹房苔径。问前贤故事,山川不语,唤残僧证。

【诗句释义】

隔江远远传来书信的送书声,夜深人静萧寺闲敲着钟磬。随着风儿飘荡而去,那波涛也仿佛在回答,鱼龙也在悄悄地倾听。画里的寒山,空中的竽籁,使我深思。又有什么人在系着缆绳,推开船蓬,来钓月呢?又听到吟啸之声,移开船艇的声音。

今夜高轩中吟诵诗文,似有谷音和鹤鸣相应。灯窗下一谈,锁闱三捷,文章九命。梅水行春,莲峰露冕,丹房苔径。问前贤故事,山川不语,唤残僧证。

【译文】

隔着江遥送信,夜晚萧寺闲敲钟磬。随风飘去的波涛仿佛在回应,鱼儿与龙在水中窃听。画里冷清的山水,天上悠扬的竽籁,令我沉思良久。又有谁在系缆钓鱼,推篷听月?又听到了吟啸之声,移开船只的声音。

今晚高轩中吟诵诗文,似有谷音和鹤鸣相和。灯窗下一谈,锁闱三捷,文章九命。梅水行春,莲峰露冕,丹房苔径。问前贤故事,山川不语,唤残僧证。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渔舟晚景图。全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景物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隔江遥送书声”一句起势不凡,气势磅礴,给人以宏大的感觉。“夜长萧寺闲敲钟磬”,是全词的基调,表现了夜的静谧和深沉。接着用“鱼龙窃听”四字烘托出画面的幽雅、宁静。“画里寒山,空中竽籁”两句则进一步衬托出了渔家的生活之简朴、清贫。

“有何人系缆,推篷钓月”两句写出渔家的情趣,更显出渔家生活的悠闲自在。“今夕高轩入咏”一句,将读者的视角引向自己所在的高轩,使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谷音、鹤鸣相应”一句,更是点明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愉悦与满足。“梅水行春,莲峰露冕”,这两句是对渔家生活的赞美和期盼。最后两句则是对前贤故事的追思和感叹。整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写得非常细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手法,使画面充满了诗意。同时,这首词还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