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云树掩清秋。何处问归舟。罗巾留得簪花笔,数行字、百遍凝眸。青鬓年光飘羽,沧江身世浮鸥。
阊亭西去橹枝柔。载酒赋重游。黄昏贪泊横塘岸,为当时、曾傍妆楼。洗尽画帘人影,一痕新水芳洲。
【注释】:
①吴门:今江苏苏州市。
②重重云树:指重重叠叠的树木。
③何处问归舟:在何处询问过江的船。归舟,指回乡的船只。
④罗巾:古代妇女的一种头巾。留得:留着不戴。簪花笔:用簪子插着的毛笔,用来写诗或记事。
⑤青鬓年光飘羽:指青春年少的头发像飘飞的羽毛一般。青鬓,即“青丝”,指年轻头发。
⑥沧江:沧海。身世浮鸥:比喻自己如随波漂泊的海鸥。
⑦阊亭西去橹枝柔:阊亭,古地名。西去,向西行。橹枝,桨声。
⑧载酒赋重游:载酒,带酒。赋,作诗词来抒发感情。
⑨黄昏贪泊横塘岸:黄昏时,贪恋地停泊在横塘岸边。
⑩洗尽画帘人影:洗净画帘上的人影,指洗净了旧情人的倩影。新水芳洲:新流的水,芬芳的洲渚。
【赏析】: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上阕写景抒情,下阕直抒胸臆:
首句“风入松 · 过吴门旧居”点明题目,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与此行的目的。
次句“重重云树掩清秋”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色图,云树重重叠叠,遮没了秋天的清新。
三、四两句写词人来到故乡,看见自己的故居,不禁回忆起往事,感叹岁月流逝。“簪花笔”写出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凝眸”则表现出自己对往事的眷恋。
五至八句写故乡的景色以及词人的感受。
“青鬓年光飘羽”写出了青年时代的自己,如同飘飞的羽毛般轻盈、自由,而如今却已是白发苍苍,年华老去了。“沧江身世浮鸥”则是说自己的命运如同随波逐流的海鸥,无根无依。
九、十两句写词人回到故乡后的情景。
“阊亭西去橹枝柔”描写了词人在故乡所见的景象——那古老的桥梁上,传来了悠扬的橹声。“载酒赋重游”表明他带着美酒再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然而此时此地,他的心情却是复杂难明的——“黄昏贪泊横塘岸,为当时、曾傍妆楼。”他贪图这宁静的夜晚,想再看一看曾经和自己一同游玩过的妆楼。“洗尽画帘人影,一痕新水芳洲”则表达了他想要摆脱过去的困扰,寻求新的希望与生活的决心。
全词通过描写故乡的风光和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