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不厌百回经。风日忆承平。画船散后供幽赏,烟云态、百变阴晴。秋在寂无人处,诗怀荡入空明。
凤林重听晚钟鸣。坏壁认题名。墙阴一片苔衣绣,想拈毫、曾立娉婷。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

【注释】

  1. 风入松:词牌名。
  2. 过西湖旧居:作者在杭州时曾经住过,此处指作者重游旧居。
  3. 不厌百回经:形容经过很多次,意指作者对西湖的怀念之情难以忘怀。
  4. 供幽赏:供人欣赏。
  5. 烟云态、百变阴晴:形容烟云变化无常。
  6. 秋在寂无人处:秋天独自在无人的地方。
  7. 空明:空旷明亮。
  8. 凤林:指凤凰树林,这里指西湖边的风景。
  9. 晚钟鸣:夜晚的钟声。
  10. 坏壁题名:墙上留有作者的题字。
  11. 墙阴一片苔衣绣:指墙壁上的苔藓如同锦绣一般。
  12. 想拈毫、曾立娉婷:想象自己曾在墙壁上挥毫泼墨。
  13. 摇落江天藻:形容秋天的景象。
  14.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市。
    【赏析】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重游西湖旧居所见之景,下片则追忆往事,抒发故国之思。全词以“西湖旧居”为线索,通过写景、抒情、追忆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词的上片开头一句“西湖不厌百回经”,就点明了词人的游兴未已,多次重游。接着,词人用“风日忆承平”四句描绘了旧居的景色和心情:在这里,可以乘船游湖,领略自然风光,也可以独自欣赏风景之美;这里的景色千变万化,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中。最后两句“秋在寂无人处,诗怀荡入空明”,进一步描绘了旧居的宁静美景,同时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心境。
    词的下片开始,词人又回到了西湖旧居,回忆起往昔的往事。他回想起在西湖边听到晚钟的声音,看到墙上题字的情景。这时,词人又想到了曾经站在墙壁上挥毫泼墨的情景,仿佛还能看见自己的身影在墙上跳跃。这些回忆使得词人的心情更加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美好的时光。
    最后两句“摇落江天藻,钱塘凄咽潮声”,则是词人再次回到西湖旧居,面对眼前的景象而产生的感慨。此时,他想起了钱塘江边的大潮,那声音犹如悲怆的乐曲一般,令人心生凄凉之感。这不禁使词人更加怀念故乡,同时也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
    整首词通过描写西湖旧居的美丽景色和词人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得整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