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上征袍。野岸行吟慰寂寥。笛里关山愁独往,迢迢。海角寒云带雁高。
村柝转深宵。梦渡松陵第几桥。才近乡园惊又醒,萧萧。风卷芦花夜长潮。
南乡子
秋色上征袍。野岸行吟慰寂寥。笛里关山愁独往,迢迢。海角寒云带雁高。
村柝转深宵。梦渡松陵第几桥。才近乡园惊又醒,萧萧。风卷芦花夜长潮。
注释:
-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小梅花”、“南乡子·述怀”。
- 秋色:秋天的景色。
- 征袍:出征时所穿的军装。
- 寂寞:孤独、清静。
- 笛里:笛声里面,泛指音乐之中。
- 关山:指关塞和高山。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海角:大海的边际或最远的角落。
- 梦渡:梦中渡过。
- 松陵:古地名,位于今安徽黄山市境内。
- 萧萧:形容风雨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旅途中所感所想的抒情作品。全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秋色、关山、寒云、芦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思乡之情。同时,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首句“秋色上征袍”中的“秋色”一词,既是指秋天的景色,也暗示了作者即将出征的情景,为整首词定下了基调。接着,词人描绘了自己在野岸上行走,边走边吟唱的场景,以此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然。这里的“行吟”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又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词的第二句“笛里关山愁独往”,则是进一步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里,“笛里”指的是音乐之中,而“关山”则是指遥远的关塞和高山,暗喻着作者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愁独往”一词,也暗示了作者独自面对关山,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无奈与痛苦。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接下来的两句“迢迢海角寒云带雁高”,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迢迢”一词形容距离之远,而“海角”则是极言其远离家乡之地;“寒云带雁高”则描绘了天空中的寒云和飞翔的雁群,象征着作者心中的孤寂与凄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更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句子中,“村柝转深宵”,“村柝”是乡村夜晚打更的声音,这里用来象征夜晚的到来;“转深宵”则表示时间的推移到了深夜。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到来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喻了作者心中的孤独和迷茫。
最后两句“梦渡松陵第几桥”,“梦渡”则是指梦中渡过,而“松陵”则是古代的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境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梦中渡河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异乡漂泊、无法安定的心情。其中,“第几桥”则是一种虚指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和牵挂。
此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异乡漂泊、思念家乡的旅人形象。同时,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