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仙姝螺髻,拥晴翠,立中流。看北固亭台,南徐壁坞,今古悠悠。轻帆趁潮晓渡,倚松寥、高阁对清秋。寂寞江山踞虎,苍茫田地浮鸥。扁舟。
去还留。临绝巘,俯沧洲。望东溟浩渺,鲸鲵蹴浪,海思云愁。严疆更无戎索,任修罗、戈戟乱神州。庾信暮年词笔,哀吟岂独江头。

【注】1. 螺髻:指山峰。2. 晴翠:指天空晴朗的绿色。3. 北固亭台,南徐壁坞:指镇江北固山和南面徐霞客墓的壁峰。4. 扁舟:小舟。5. 严疆:指边界、边境。

译文:

山峰像美女头戴螺髻,屹立在江流之中。远眺北固山的亭台,近看南面的徐霞客碑石,古往今来都令人感慨不已。早晨轻快的船帆趁潮水顺流而下,靠在松树寥落的高山上,面对着秋天的清冷。寂寞的江山占据虎视眈眈之势,茫茫的田野上漂浮着鸥群。小舟继续前行或停留,来到绝顶之峰俯瞰沧洲。望着东方浩渺的大海,鲸鱼踏浪,海浪汹涌。海风中弥漫着云烟。边境没有战火,不需要军队来防守。任由他们随意发动战争,神州大地混乱不堪。庾信晚年的词笔,哀叹不止的是江头。

赏析:

这首七言四句诗描写了作者登上焦山眺望长江时所看到的景色。首联写山势高耸,云雾缭绕;次联写登临所见;三联写江山壮丽,气势磅礴;末联感叹国事动荡,抒发忧患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气韵雄浑,感情深沉。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诗。诗人登上焦山,面对苍茫的江山,心潮澎湃,不禁发出“沧海月明珠有泪”的慨叹,并由此想到了国家的命运。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