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惊散。问底事春人,都成悽眷。烛烬香灰,那有佩环魂返。红芳昔年并坐,蓦相思旧题新换。苦忆种兰风露,越教人肠断。
甚悼亡真个君家惯。念憔悴于今,鬓丝应短。沧海归来,剩得玉龙哀怨。婆娑渐怜意尽,病维摩祗耽经卷。诉说夜台知道,也泪痕襟泫。
孤鸾为潘兰史题长相思词彩云惊散。问底事春人,都成悽眷。烛烬香灰,那有佩环魂返。红芳昔年并坐,蓦相思旧题新换。苦忆种兰风露,越教人肠断。
甚悼亡真个君家惯。念憔悴于今,鬓丝应短。沧海归来,剩得玉龙哀怨。婆娑渐怜意尽,病维摩祗耽经卷。诉说夜台知道,也泪痕襟泫。
注释:
1、孤鸾(yuá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形似鸾,故称。
2、潘兰史:即潘岳,晋朝著名诗人、辞赋家,因才高八斗而名重一时。
3、长相思(cháng xiāng cí):古体诗的一种体裁,每句四字或五字不等,多用于表达男女之间思念之情。
4、彩云惊散:形容天空中的彩云突然消散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景突然消失。
5、底(dǐ):指原因、理由。
6、春人:春天里的人,通常指春天时心情愉悦或生机勃勃的人。
7、悽(qī)眷:形容悲伤、愁苦的情感。
8、烛烬香灰:蜡烛燃尽后剩下的灰烬,用来比喻时间流逝或事物的消逝。
9、佩环魂返:形容失去亲人或珍贵东西后,灵魂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地方。
10、红芳昔年并坐:回忆从前一起在美丽的花丛中坐着的美好时光。
11、蓦(mò)相思旧题新换:突然想起曾经的诗句或题目,但已经换了新的意境或情感。
12、苦忆种兰风露:苦苦地回想当初种植兰花时的情景和感受。
13、越教人肠断:越是让人感到伤心欲绝。
14、甚悼亡真个君家惯:非常怀念逝去的人真是你家的常事。
15、念憔悴于今,鬓丝应短:现在自己已经变得憔悴不堪,鬓角的头发也应该稀疏了。
16、沧海归来,剩得玉龙哀怨:从大海中归来,只剩下一只受伤的玉龙在悲哀地哀嚎。
17、婆娑(pō suō):形容姿态优美、轻盈地舞动的样子。
18、病维摩诘(jī zhē jí)耽经卷:因为生病而沉迷于佛经的研究。
19、说(shuì)诉:告诉、诉说。
20、夜台知道:死后在阴间知道一切。
赏析:
这首诗是潘岳为其妻所写的一首长相思词,表达了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全诗共六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深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
第一句“孤鸾为潘兰史题长相思词”,以孤鸾自比,寓意着自己如同一只孤独的神鸟,独自承受着相思之苦。第二句“彩云惊散”,用彩云消散的景象来形容美好事物的瞬间消失,暗示着夫妻二人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如今已不复存在。第三句“问底事春人,都成悽眷”则是询问为何昔日的美好时光已经变成了如此令人痛心的离别。第四句“烛烬香灰,那有佩环魂返”,描绘出一幅蜡烛燃烧殆尽,余烬中残留的香灰,象征着时间流逝,曾经拥有的美好都已消失殆尽。第五句“红芳昔年并坐”,回忆起从前一起在美丽的花丛中坐着的美好时光。第六句“蓦相思旧题新换”则突然想起曾经的诗句或题目,但已经换了新的意境或情感。第七句“苦忆种兰风露,越教人肠断”表达了自己苦苦地回想当初种植兰花时的情景和感受,越是让人感到伤心欲绝。
最后两句“甚悼亡真个君家惯”、“说(诉)诉夜台知道”,表达了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和希望死后在阴间得到妻子的了解和原谅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逝去妻子的无尽怀念与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