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星落月溪边树。叶上霜红秋处处。破晓风来吹堕去。散如花谢,聚如萍化,不辨渔樵路。
舟人认作桃花误。望里仙源渺何许。一叶中流掀更舞。鹭零鸥乱,水云无际,寂寞寒塘暮。
青玉案
残星落月溪边树。叶上霜红秋处处。破晓风来吹堕去。散如花谢,聚如萍化,不辨渔樵路。
舟人认作桃花误。望里仙源渺何许。一叶中流掀更舞。鹭零鸥乱,水云无际,寂寞寒塘暮。
注释:残星:指夜将尽时出现的星星,也用来比喻黎明前的天色。落叶:形容树叶的飘落。芙蓉:荷花。仙源:神仙居住的地方。中流:水流中央。鹭(lù):水鸟名,即白鹭。鸥(ōu):水鸟名,即灰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词,借写秋天的景物来寄寓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上片写景。“残星落月溪边树”,残星和落月,写出了时间已到深夜。溪边的树木在夜色中摇曳生姿,而树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霜珠。“叶上霜红秋处处”,霜珠像红色的花朵一样点缀着枝头,把整个秋天装点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下片写物。“破晓风来吹堕去。散如花谢,聚如萍化”,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的时候,那些被风吹落的霜珠就像花瓣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当太阳升起时,那些霜珠就又聚集起来,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霜珠随风飘散、聚成一片的过程。“不辨渔樵路”,渔夫、樵夫在霜红覆盖的小路上行走,却无法分辨出这些红色斑点是什么。这里的“渔樵路”指的是小路上的景象。“舟人认作桃花误。”小船上的水手们误以为这些霜珠是桃花,于是纷纷摇桨前行,结果却越走越远,最后迷失了方向。“望里仙源渺何许。”他们望着前方,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渴望,不知道仙源究竟在哪里。
下片转写自然景物中的一叶扁舟。“一叶中流掀更舞”,“一叶”指的是船,“中流”指的是河流中央。“掀起”是指风吹动船帆使船帆鼓起。“更舞”则是指船帆鼓起后随风起伏,好像在跳舞。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船帆随风起伏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幻无常。“鹭零鸥乱,水云无际,寂寞寒塘暮。”鹭鸶和鸥鸟在空中飞舞,水天一色,无边无际,而那寒冷的塘岸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寂寥。这一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词以“残星落月溪边树”为开头,以“一叶中流掀更舞”为结尾,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结构美。这种结构使得全词更加紧凑有序,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同时,通过对比描写,词人也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