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骀荡。看惊波莽莽,暮寒侵帐。谩记省、鹅酒浮樽,正携手碧阑,月华初上。懒起吹箫,怕碍著、小红低唱。问琵琶门巷,可似那时,风景无恙。
哀歌自成跌宕。却微闻笑我,归计辽旷。谁与唤、桃叶桃根,便轻趁东风,渡口双桨。燕子飞来,道花雨,一江春涨。更焚香,卷帘镇日,系舟不放。
【注释】
1、闻歌 :听到歌声。
2、落红骀荡:飘零的落红在水上荡漾。
3、谩记:徒然地记忆。省:回想,回忆。
4、鹅酒浮樽:指宴饮时用鹅肉和美酒斟满酒杯。
5、携手碧阑:手拉着手站在绿竹栏杆上。
6、月华初上:月亮刚爬上了天空。
7、懒起吹箫:懒得起床吹箫。
8、怕碍著、小红低唱:唯恐惊动了那低声唱歌的红衣女子。
9、问琵琶门巷:询问琵琶声从哪里传来(琵琶门巷:即琵琶洲)。
10、桃叶桃根:泛指美女。
11、便轻趁东风:乘着东风轻轻地走。
12、渡口双桨:渡过江口用的两只桨。
13、燕子飞来:指春天燕子飞来的时候。
14、道花雨,一江春涨:形容春水泛滥的景象。
15、更焚香,卷帘镇日,系舟不放:又烧香,一直卷帘子,整日守着船不放。
【赏析】
这首词写暮春时节,词人偶闻琵琶声而忆旧游,感慨颇多。开头二句写景,先点出时间是暮春之夕,接着描写眼前所见:江中飘荡着落花,波涛滚滚,寒气袭人;词人想起往日与友人在小桥边赏月饮酒,情意深长,不觉间已到了暮色四合之时。这两句为全词奠定了沉郁悲凉的基调。以下六句写听琵琶声引发的联想:想起了当年和朋友同游的地方——琵琶洲,那里曾留下过美好的回忆;又想起了那位红衣女子,她当时也在这里弹着琵琶唱歌……然而时光流逝,人事全非。“哀歌自成跌宕”,这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的留恋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结尾三句写因听到琵琶声而引起的种种联想:想到朋友可能正乘着东风,悄悄地离去;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那个红衣女子了。最后一句说:“再烧香,一直卷帘子,守着船不放。”这是说:我一定要把船系住,不让它离开这里。
此词以乐景写哀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