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魂倩女东风起。笼夜月,情无底。人面去年谁与比。暗怜小玉,重思崔护,深院愁如水。
太湖石畔苔茵洗。凤胫灯寒藏树尾。只恐似他轻薄死。故烧红烛,满斟玉斝,狼藉胭脂里。
【注释】
青玉案 · 春夜张灯饮碧桃花下:词牌名。
离魂倩女东风起:离魂,指离别的魂魄,这里比喻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倩女,美丽的女子;东风起,春风拂面,暗示春天的到来。
笼夜月,情无底:笼罩着夜晚的月光,但心中的情感却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
暗怜小玉,重思崔护:暗怜,暗中怜悯;小玉,唐代才女薛涛;重思,再次想起。
深院愁如水:深深的院落里,愁绪像水一样流淌。
太湖石畔苔茵洗:太湖石,一种美丽的石头;苔茵,青苔铺满的地面;洗,洗涤。
凤胫灯寒藏树尾:凤凰的腿毛在灯光下显得更加纤细和高贵;树下。
只恐似他轻薄死:恐怕他因为轻浮而死。
故烧红烛,满斟玉斝(jiǎ):故意点燃红色的蜡烛,满斟玉制的酒杯。
狼藉胭脂里: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指涂抹在脸上的红色。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女子相思之情的词作,通过描绘女子的外貌、动作、心理等元素,展现了她深沉而细腻的内心世界。全词以“离魂”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之中。
上片首句“离魂倩女东风起”,以“离魂”一词开篇,既表明了词人的抒情对象是一位离魂的女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笼夜月,情无底”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女子在夜晚的孤独与凄凉。她的心事如同深渊一般,难以测量,只能通过夜晚的月光来感受。这种情感表达既深沉又含蓄,充满了诗意。
中片开头“暗怜小玉,重思崔护”,则转入了对另一位女子的描写。这里的“暗怜”二字,表达了词人对另一位女子默默的欣赏与怜爱,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接下来的“深院愁如水”,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深院之中,愁绪如同流水般不断涌出,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哀愁与苦闷。这种情感表达既真挚又动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下片开头“太湖石畔苔茵洗”,则转入了对场景的描绘。太湖石是一种美丽的石头,青苔覆盖在上面,显得更加古朴而典雅。而“凤胫灯寒藏树尾”一句则将场景推向了高潮。在寒冷的月光下,凤凰的腿毛显得更加纤细和高贵,它们藏在树下,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这种画面既美丽又神秘,让人心生遐想。
最后两句“只恐似他轻薄死”,则将词人对这位女子的命运表示担忧。他担心她因为轻浮而最终走向死亡。这种担忧既深沉又无奈,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结尾处“故烧红烛,满斟玉斝,狼藉胭脂里”,以故意点燃红色的蜡烛,满斟玉制的酒杯,涂抹在脸上的红色作为结束,既富有情趣又充满诗意。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画面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女子形象,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