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春光换。正华堂、雀屏开处,玳筵春满。十二琼楼花似海,几处湘帘低卷。双影并、碧阑干畔。好向玉台寻艳句,谱新声、吹入红牙琯。和一缕,箫声软。
别来岁月从头算。记当年、谢庭小宴,似曾相见。今日红罗新手揭,还是旧时人面。只添了、九雏钗颤。付与丙丁双绶带,待明朝、共把同心绾。鸾凤侣、神仙伴。

【注释】

①莲甫:作者的堂弟。舅氏:指妻兄或妻姐。浦口:地名,今属上海市。②华堂:华丽的厅堂。雀屏:指画有孔雀的屏风,借指新娘的画像。③玳筵:指精美的酒席。④十二琼楼:指天上的宫殿。花似海:比喻鲜花繁多。⑤湘帘:指红色帷幔。⑥玉台:指仙女居住的地方。⑦箫声:即《广陵散》,一种古曲名。⑧九雏钗:即金钗。⑨付与:交给。丙丁双绶带:指夫妻二人。⑩鸾凤侣、神仙伴:用典,指成双作对。

【赏析】

《贺莲甫十六舅氏就婚浦口》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贺新婚词。上阕写景叙事,下阕抒怀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厚谊。全词风格典雅,情致缠绵,意境优美,堪称佳作。

“陌上春光换”。这是在描写婚礼的场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盎然。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场盛大的婚礼即将举行。

“正华堂、雀屏开处,玳筵春满”。这里描绘了新娘子美丽动人的容貌。华堂之上,喜字高挂,新娘如同一只美丽的凤凰,在众宾客面前翩翩起舞。而那一张张宴席,也因为喜事的到来而变得春意盎然,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十二琼楼花似海,几处湘帘低卷。”这里的“十二琼楼”是指天上的宫殿,寓意着新人的婚姻生活将如同仙境般美好,充满了无尽的幸福和甜蜜。而“花似海”则形容新娘的美丽如同盛开的花朵一般绚烂夺目。同时,“几处湘帘低卷”也暗示了新人婚姻生活的温馨和谐。

“双影并、碧阑干畔”。这里描写的是新人的倩影,与他们一起走过的栏杆边。他们的倩影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同时,“碧阑干畔”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好向玉台寻艳句,谱新声、吹入红牙琯。”这里的意思是说,新人可以借助自己的才华和灵感,创作出一些优美的诗句,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可以将这些诗句谱成乐曲,让音乐与歌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场婚礼增添更多的欢乐气氛。

“和一缕,箫声软。”这里指的是吹奏箫的人的声音柔和而又悠扬。这样的箫声仿佛能够穿透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新人的喜悦之情。

“别来岁月从头算。记当年、谢庭小宴,似曾相见。”这里的意思是说,自那次告别以来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现在又迎来了新的婚礼。回忆当年在谢家的宴会上,新人曾一同欢聚一堂,似乎彼此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默契和情感联系。

“今日红罗新手揭,还是旧时人面。”这里的意思是说,今天新人终于揭开了红盖头,露出了她的真面目。虽然有些许陌生,但却依然保持着那份熟悉的笑容和气质,令人感到亲切而温馨。

“只添了、九雏钗颤。”这里说的是新人头上戴的金钗在微微颤动,仿佛也在诉说着她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而这种情绪的变化也正好与新郎的心情相呼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色彩。

“付与丙丁双绶带,待明朝、共把同心绾。”这里的意思是说,新人将携手共度余生,共同书写人生的篇章。而这份情感也将通过手中的绶带传递给对方,成为彼此之间的纽带和支撑。

“鸾凤侣、神仙伴。”这里用鸾凤和神仙来比喻新人的婚姻生活。鸾凤作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吉祥鸟禽,代表着夫妻恩爱和睦;而神仙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品质和境界。两者相互映照,寓意着新人的婚姻生活将会无比美满和幸福。

这首词通过对新娘外貌的描绘、婚礼现场的描写以及新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厚谊。全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