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盘石蹬千竿竹。不知中有幽人屋。夜月响瑶琴。空山太古心。
阶前松子落。倚树调双鹤。日日得清闲。何须更学仙。
山家,千盘石蹬千竿竹。不知中有幽人屋。夜月响瑶琴,空山太古心。阶前松子落,倚树调双鹤。日日得清闲,何须更学仙。
此词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将个人情感与山水景色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注释:
- 千盘石蹬千竿竹:描述山路曲折蜿蜒,两旁是高耸入云的竹子。
- 不知中有幽人屋:表示在这样幽静的地方竟然隐藏着人居住。
- 夜月响瑶琴:“夜月”即晚上的月亮,这里指月光映照下的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空山太古心:形容山林中仿佛时间停滞,有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感觉。
- 阶前松子落:描绘了台阶前松树上的松子随风落下的景象。
- 倚树调双鹤:“倚树”指靠在树下,“调”是模仿的意思,这里指模仿鹤的叫声。
- 日日得清闲:“日日”表示每天都这样,“得清闲”则说明生活过得非常悠闲。
- 何须更学仙:表示不需要再去追求修仙的虚名,而是享受眼前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千盘石蹬千竿竹”,通过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两旁高耸入云的竹子,为后文铺垫了背景。接下来“不知中有幽人屋”,不仅表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和期待。
词中的“夜月响瑶琴”,用“夜月”和“瑶琴”两个意象,构建出一个静谧而充满古典韵味的场景。“空山太古心”,更是把读者带入了一种超越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之中。“阶前松子落”,以简洁的画面,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倚树调双鹤”,则巧妙地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表达出来,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
“日日得清闲”,“日日”强调时间的持久,“得清闲”则是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赞美。末尾的“何须更学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菩萨蛮·山家》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它不仅是一首写景之作,更是一首寓言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