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恹恹,过了清明时节。忆西园、杏花落后,昔年于此曾别。见无情、绣帆挂也,到黄昏、断泪凝睫。万种离愁,飞鸿难寄,拟携罗袖,剪灯细说。恨当日、旧栽杨柳,飞絮已如雪。长条尽、何时待得,玉腕轻折。
几多遍柔肠宛转,隔云山万千叠。步香闺、一钩罗袜,梦里行来也生怯。刬地相逢,碧纱窗外,无端啼断数声鴂。乍惊起、画帘垂地,何处更寻觅。檐铃响,红雨飘愁,再没休歇。

【注释】

又恹恹:形容心情烦闷。

西园:指王献之的别墅,在今江苏省无锡市东北。

别:离别。

无情:无情人。

飞鸿:比喻远行的人。

拟携罗袖:想拿着衣袖给他拭泪。

玉腕:美女的手。

柔肠:形容愁思缠绵。

碧纱窗:绿色的纱窗。

啼断数声鴂(zhuì):鸟叫了几声。

红雨:红色如雨的花雨。

【译文】

又是心烦意乱的一天,过了清明时节。

回忆西园,杏花凋零,当年在此曾与你别离。见你无情,绣帆挂也,到黄昏、断泪凝睫。万种离愁,飞鸿难寄,我准备拿着衣袖,剪灯细说。恨当日、旧栽杨柳,飞絮已如雪。长条尽、何时待得,玉腕轻折?

几多遍柔肠宛转,隔云山万千叠。步香闺、一钩罗袜,梦里行来也生怯。铲地相逢,碧纱窗外,无端啼断数声鴂。乍惊起、画帘垂地,何处更寻觅?檐铃响,红雨飘愁,再没休歇。

【赏析】

此词是作者怀念七姑母之作。上片开头三句写春日怀人之情,由“恹恹”二字点明时间已是清明节后。接着以“忆”字领起,追述往昔与七姑母分别时的情景:她乘着船,在暮色中离去,而自己则因伤心落泪,泪珠凝结在睫毛上。“断”,即不流之意;“凝”,“结”的意思;“睫”,眼毛。下两句写别后情景:只见她那无情的船帆已经高挂在船上,到了黄昏时分,泪水已凝成一颗颗的珠子,无法滴落,只好用剪刀剪开衣袖,把眼泪擦去。“飞鸿”本指书信,这里喻指远方的朋友,表示希望他们早日归来。“欲携罗袖”、“拟携罗袖”,就是想拿起衣袖给他拭泪的意思。“恨当日、旧栽杨柳,飞絮已如雪”,意思是恨当初我们曾经栽种杨柳的地方,现在柳絮已白如雪了。这一句是说如今两人相隔很远,彼此相见不易,只能从远处看到柳絮飞舞。“飞絮”喻指七姑母的身影。这一句既是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七姑母的深切思念之情。“长条尽、何时待得”的意思是:长条似的柳条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等待七姑母回来?这里的“长条”喻指七姑母,言其归来之期难以预测。最后三句写梦中相逢的情景:梦中她走进翠绿的纱帐里来了,但突然之间被惊醒过来,发现她正站在自己的面前。这时忽然听见几声鸟叫,原来是几只杜鹃在不停地哀鸣。“翠纱窗外”、“碧阑干畔”,都是女子卧室中的景致。梦醒之后,再也找不到七姑母的踪迹了。这一句既是梦中相逢,也暗示现实中两人相见无期。最后两句写听到檐铃声响,看到红雨飘洒,心中不禁涌起愁思:再也无法停息。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梦境来表现自己对七姑母的深深思念。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