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阁酒阑棋罢。行到梅花下。月轮高,花影瘦。香盈袖。
醉挽花枝频嗅。何处绿衣歌。对姮娥。
【注释】
西溪子: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浣溪沙》等。
行到梅花下:行走在梅花林下。
梅影瘦:指花影随风摇曳,显得有些消瘦。
香盈袖:花香弥漫了衣袖。
绿衣歌:泛指清歌妙舞。
对姮娥:面对月中嫦娥。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人在月下赏梅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画阁酒阑棋罢。行到梅花下。月轮高,花影瘦。香盈袖。
醉挽花枝频嗅。何处绿衣歌。对姮娥。
【注释】
西溪子: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浣溪沙》等。
行到梅花下:行走在梅花林下。
梅影瘦:指花影随风摇曳,显得有些消瘦。
香盈袖:花香弥漫了衣袖。
绿衣歌:泛指清歌妙舞。
对姮娥:面对月中嫦娥。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人在月下赏梅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诗句释义】 飞镜当空,万里无云高挂。 飞镜:指天空中的月亮,也比喻明亮的星星或银河。 绿粉湿、愁天易化。 绿粉:绿色,这里指绿色的云彩。 繁星退避,更三星低亚。 繁星:众多的星星,这里泛指天上的星星。 凉世界、一片水晶无价。 凉世界:形容夜空清冷、幽静的世界。 云际鸾车,山头鹤驾。 云际:指云雾笼罩的地方。 鸾车: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之车,这里指天上的车。 山头鹤驾:指山上的鹤在飞翔。 折桂客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 诗词原文: 云外天香,月中桂子,又做中秋。 一曲霓裳,三声玉笛,两度嬉游。 披衣不用登楼。 但花下、诗筒酒筹。 恐似前番,金钱散落,醉里谁收。 注释与赏析: 第1句:“云外天香,月中桂子,又做中秋。” - 关键词: “云外”和“月中”,这两个词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暗示了某种超凡脱俗或神秘的氛围。 - “又做中秋”表明这是一次特别的中秋佳节
【注释】 1. 平分秋色:秋天,天空的色调。 2. 正年年此日:每年这个时候。此日: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3. 姮娥:即嫦娥。 4. 银蟾:指月亮。 5. 玉兔:指月宫里的捣药玉兔。 6. 繁弦急管:形容乐曲声调激昂,节奏急促。 7. 江上涛声:指长江波涛的声音。 8. 清虚阙:指仙境。 【赏析】 《念奴娇·中秋对月》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作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
梦扬州 好春华。 却装成、芳草天涯。 庭下帘前,惹得心事如麻。 更孤立、临风无语,落红轻点窗纱。 呢喃燕,衔泥罢,差池又向谁家。 连日曾驱犊车。 看娇鸟成群,呖呖啼花。 妙舞清歌,断送春色堪嗟。 漫天飞尽伤心絮,朱阁扃、泪眼难遮。 可能把、明春丽景,今岁先赊。 【注释】: 梦扬州:梦回扬州的意境。 好春华:春天的美好。 却装成、芳草天涯:却装成了满地的萋萋芳草。 庭下帘前:庭院的角落或门前。
诗句解析: 1. 江城梅花引 - 这是一首描述梅花盛开的诗,“江城”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或者一个有梅花盛开的场所。 2. 一天风雨菊凄凉 —— "一天"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间,“风雨”形容天气状况,“菊”指菊花,“凄凉”表达了一种悲伤或萧瑟的氛围。 3. 近重阳。 —— “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这里特指重阳节。 4. 竟重阳。 —— 与上句相呼应
【注释】 醉红楼:指饮酒作诗。 让重阳:让,这里指今年。重阳,九月九日,为传统的登高节。 雁初飞,菊正黄:指重阳时节的景色。 携筇(qióng)直到钓台傍:携带手杖一直走到钓鱼台边。筇,竹杖。 登眺处,尽秋光:登山眺望之处,尽是秋天的景色。 科头长啸发苍苍:披散头发大声地长啸,发出苍老的声音。 任风起,亦何妨:任由风吹起,又有什么妨碍呢? 白衣归小径:白衣,喻隐士。小径,小路。 成独坐,启南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千秋岁引·冬至》。 译文: 在黄钟年中,冬至到来,天象变化。 冬至后,晷影更长,可以观测到八方。 西倾漏短,名三极,表示时间流逝。 冬至之后,用葭灰测日影长度,挂风炭,关闭虚室。 迎接福履来,相赠给贵戚。 听乐声悠扬,奏出纯绎之音。 万国交章祝贺新历。 自然天心,生剥复,群阴何许长充塞。 一阳申,八音舞,豆糜赤。 注释: 1. 亚岁书云:在黄钟年中,冬至到来。 2.
兰桡六幅秋帆锦。 江上商飙清冷,商船的鼓声在秋日的江面上回荡,带着一丝凉爽的微风,使得江水也显得清冷起来。 茶灶烟轻,笔床墨淡,泛宅浮家风景。 茶灶上的烟气轻盈飘散,笔床上的墨汁淡薄如水,这一幅画面如同泛宅浮家的风景一样,让人感到宁静而又舒适。 鲈鱼切粉,兼莼菜萦丝,推篷小饮。 鲈鱼切成细丝,与莼菜一起搭配,放入杯中轻轻一啜。这种饮食方式,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韵味。 桂魄团圞,广寒宫里天香近。
水龙吟,是南宋辛弃疾的一首词,全词写天帝试金人、金人试天帝的故事。上阕写玉兔捣药,天帝试金人,天师试金人,下阕写金人试天帝,天帝试天师,最后写天帝、天师斗法,斗了一夜。 译文: 广寒宫变成阳台,早晨云雾晚上下雨。 仙女穿着羽衣沾湿,霓裳羽衣曲舞罢香冷。 银河涨水,烟雾迷离,玉兔难见,佳景已断。 唐明皇想试试金人的法术,天师用幻术阻止他。 天柱如何得到,幸亏有知微带着酒壶一起喝酒。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词作。下面逐句解释: 斗百花 —— “斗”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竞技或者比赛的意思,“百花”则可能是指春天的花卉盛开的景象。整句话的意思是在比拼或竞争各种花卉。 欹枕浑无心绪 —— “欹枕”形容枕头倾斜的样子,通常表示不安稳、不平静;“无心绪”则表示心思不集中,没有心情去参与任何事务。整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如心事、烦恼等)而感到心烦意乱,无法专注于其他事物。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宴席上饮酒作乐的诗,通过描写宴会上的场景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那日樽前同坐,刚值上元灯火。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和朋友们在上元节夜晚相聚,共同坐在酒桌旁的情景。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这句话中的“樽”指的是酒杯,表示大家在一起饮酒
诗句释义 1 西溪子 - 这是一个人名,这里可能是一个古代的文人或女子的名字。 2. 听说归期春半 - 这句表达了对春天归来的期待和对春天中某个时刻的特别关注,"春半"可能指春天的一半,即早春时节。 3. 愁黛两蛾新展 - "愁黛"形容眉毛像画上淡淡的愁眉,"两蛾新展"则描绘了眉毛刚刚展开的样子,整体给人一种刚从梦中醒来,带有淡淡忧愁的感觉。 4. 隔帘栊,风弄暝 - 这句描述了一个场景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一缕杏花斜月”:描述了一幅夜晚杏花盛开、月光斜照的美景。杏花是春天的象征,而月亮则增添了几分静谧和浪漫的氛围。 - 注释: 杏花(春天的代表),月亮(夜晚的象征)。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观的美丽,引出下一句的莺鸟不飞的情景,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 第二句: - “一角梨花残雪”:描绘了冬天末了时梨花残留的雪花,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注释】 淡荡:指颜色浅。相宜:适宜,合适。媚态:妩媚的神态。光:明亮的样子。朝夜:白天和夜晚。曲栏边:曲折的栏杆旁边。人不见:没有看见过人。愁无限:忧愁无穷尽。错嫁:错误地嫁给。东风:春风。难恋:难以留恋。零落:飘零。晓枝头:早晨的树枝上。一春休:一整年都不要。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人以梨花自喻,写自己被弃后的苦闷心情。 首句说梨花的颜色淡而明丽,十分适合月下欣赏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作答。 “溪畔水仙开矣”,水仙花已经盛开了,这是诗人在赞美水仙之美。 “一缕幽香如此”是说水仙的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这是诗人在写水仙花之香。 “暗相思,何时已”是说自己的心中默默思念着某人,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这是诗人在抒情。 “不比春风桃李”,春天的桃花
【注释】 西溪子:词牌名。 壑轩为周存伯赋:在周存伯的轩中赋词。 天外晴空:天空高远明净。 瘦石撑空疑堕:瘦削的石头支撑着高空,好像要掉落的样子。 鹤飞来、幽壑底:鹤从幽深的山涧飞来。 云欲起:云雾即将升起。 人坐群峰青里:人站在山峰的青翠之中。 听泉流:聆听泉水流淌的声音。 一窗秋:窗外是秋天的景象。 赏析: 上片起二句写景。首句写天,次句写地,以天外和地面相对照,突出天高、地迥
【注释】 西溪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对镜:照镜子。面:这里指脸。启香奁:打开妆盒。仔细凝眸:细细地端详(她的)眼睛(的美貌)。数遍:数了又数。须辨;一定要分辨。他:代指别人。 【赏析】 此为《西溪子》的上片,以问答形式写男女相悦之情。起三句写女主人公与心上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她将郎比作莲花,郎将她比作芙蓉花。接着写他们互相赞美对方的容貌。次三句写女主人公在化妆时的动作
【译文】 有位客人在江南归去时,被细雨沾湿了襟怀。惜春宵长,弦乐器无声。人何处? 蜡泪滴落,红日已升,愁云锁住闺楼。碧云令人生愁。 【注释】 ①西溪子:词牌名 ②梨花雨:即清明时节的雨。一、二句写客子江南归来,与“梨花雨”相对应,点出了季节。一襟沾洒:沾洒指沾湿衣服,这里形容客子归心似火,急切难捺。 ③惜春宵:惜惜地爱惜着春天的夜晚。弦不语:指弦乐器不发出声音,这里指琴瑟和鸣
西溪子 清绮波流晴镜。中有缃桃千顷。下渔舟,烟光窈。都寻到。 茅舍竹篱空好。无计可携家。始怜花。 注释: 1. 西溪子:指西子浣纱的传说故事中,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浣沙溪一带居住的美女西施。 2. 清绮波流晴镜:清澈的波光如同明亮的镜子。 3. 缃桃千顷:形容桃花盛开的景象,色彩斑斓,如千顷之广。 4. 下渔舟,烟光窈:下到渔船上,雾气缭绕,景色幽深。 5. 茅舍竹篱空好:简陋的茅草房和竹编的篱笆
【解析】 “不”字在诗中是关键,它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倚高楼,山凝碧。”这两句写景,通过“倚高楼、山凝碧”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盼。“人独立”,点明了时间是在傍晚时分。“待不思量又忆”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殷切希望,希望朋友不要因自己的相思而烦恼。“忆成痴。月明知”一句写诗人因思念友人而陷入痴迷,以至于连月亮都知晓了诗人的内心。 【答案】 译文:留下暮云千叶,每片叶子都是愁结
注释: 1.天然色相:天生的美丽容貌。 2.不许秋蟾容易、斗新妆:不要像秋夜的月亮一样,轻易地炫耀自己的美丽。 3.映雪能分白:在雪中能分辨出人的肤色和毛发的颜色。 4.寻花不辨霜:在花丛中分辨不出是霜还是花。 5.银瓶应细浸:用小银瓶慢慢浸着。 6.粉蝶莫深藏:不要让粉蝶藏在里面。 7.折向眉间贴:将花贴在眉毛上。 8.映鸦黄:就像乌鸦的黄色羽毛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译文】 越王台畔,谁把胭脂轻轻洒。奇怪那真色生出香,乍染出猩红色,浅深高下。莫不是杜鹃啼血处,痛处士、山妻羽化。我只是担忧、无端桃杏,大胆来争声价。 笑话。春工无赖,暪真妆假。向暖日、凌风开未了,也不顾、北人惊诧。碎聚花茵浮大白,尽教那、颜如渥赭。待高髻凭栏,唱罢春风,看他都雅。 赏析: 《二郎神·越王台畔》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越中春景,抒怀伤时之思;下片以美人喻国
【注释】 驿使迢迢未得来。陇头春意已先回。谁引冰姿玉骨,笑颜开。 山花子:唐代教坊曲名。 舍侧单于休度曲,楼中弄玉不须媒。好共美人村店里,举金杯。 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呼。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以唐玄宗时安禄山叛乱为题,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不满,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及早发现、制止奸臣当道的愿望。全词语言流畅,意境高远,感情真挚。 上片“驿使迢迢未得来”四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重要句子,根据句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推理,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巽二催滕六”意思是说春天到了,催促着藤蔓生长;“飞满孤山麓”意为春风吹拂着孤山上的山麓,到处飞花洒绿。“梅树不愁寒”是说梅花不怕寒冷,开得正艳。“新花开遍山”指梅花盛开,满园飘香。“袁安睡未足”意思是说袁安还没有睡够
【注释】 ①湘色裘:用湘妃的青色来染制的衣服。湘妃,传说为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此处指穿着湘妃色衣服的人。 ②缟衣禓:白色的衣裳,这里泛指洁白的衣服或白色的东西。 ③雅称:正好适合。水仙妆饰:指水仙花的颜色,即淡紫色。 ④冰作骨,玉为胎:形容梅花的清白和高雅,就像冰一样冷峻,像玉一样温润。 ⑤物外:自然之外的事物。 ⑥绰约(cuò yuē):姿态柔和美好的样子。 ⑦小莲:荷花。定等差
【注释】 ①正晚径:正当晚秋的小路。罗生:花丛。光风催发:秋风送爽,促使花朵开放。②盈腰服艾:指佩戴茱萸。③灵均:屈原。④纫佩:佩戴玉佩,以表心志。⑤当门容易折:比喻轻易受诱惑而堕落。⑥凝膏煮液:将花蕊上的花蜜收集起来,熬成浓汁供人饮用。⑦芜没:草本植物,这里借指花草树木。⑧鸡舌:鸡舌香,一种名贵香料。 【译文】 含苞待放的花儿在秋天小路上婀娜多姿,阵阵清风送来阵阵花香。茂盛的茱萸枝头挂满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