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卧青山侧。奈苍生、如此憔悴,斯人未出。知否阿咸牢落甚,毕竟年来何得。恨只恨、天生痴骨。同是人间烦恼者,又何须、色相留鸿迹。五浊世,真愁绝。
文人自古无奇节。敢相期、衣冠抱住,且休抛掷。庾信悲凉蒙叟痛,一样沧桑经历。枉剩这、遗诗幽咽。抵死沉吟浑不断,为中年、以后皮无血。君与我,毋徒说。
【注释】
尚:仍然;卧:躺着;青山侧:指青山之下,暗指隐居之地。苍生:百姓。知:了解、明白。阿咸: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儿子蔡琰(字文姬),她被匈奴掳去,流落异域多年。牢落:沦落,失意。何得:何曾得到。恨只恨:只恨。天生痴骨:天生的痴人。同:与。色相:形貌、仪态。留鸿迹:留下痕迹。五浊世:世间污秽、纷乱不堪的时代。文人:有才华的人。无奇节:没有特别的节操。敢相期:敢以相期。衣冠抱住:保持衣冠的尊严。庾信悲凉:指北周亡国之君庾信,他因国破家亡,心情极度悲痛。蒙叟:即蒙恬,秦朝将领,因功封于扶风(今陕西武功县)。痛:悲痛。一样沧桑经历:都经历过世事变迁。枉剩这,遗诗幽咽:白白留下的只有这些遗诗。幽咽:低回婉转。抵死沉吟浑不断:拼命地低吟沉吟,感情始终不能断绝。为中年,以后皮无血:为了度过这个中年阶段,将来连一点血都要牺牲。皮无血:指不流血。皮:通“胰”,指身体。徒说:白费口舌。
【赏析】
《金缕曲·记恨》是一首借古讽今之作,作者通过抒发自己对时事的不满和忧虑,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全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议论,揭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同情。同时,词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无奈。
首二句写作者仍然在青山之中过着隐居生活,但却看到百姓们如此憔悴,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用“苍生”一词表示作者对百姓的关心和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文人的责任和使命。接着两句则进一步指出,知道蔡邕这样的人才被世人所遗忘,真是太可惜了。这里用“牢落”来形容蔡邕的落魄和失意,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于才华横溢之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担忧。他认为人们应该像庾信、蒙恬那样具有远大的抱负和胸怀,而不是拘泥于一时的成就和个人的得失。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不要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议论,揭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同情。同时,词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无奈。这种表达方式既符合古代诗词的传统风格,又能够引起现代人的思考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