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公、也是爱芳菲,未遽令春深。展唐唐如月,绣林锦野,阁住光阴。潭外百花蜂舞,蜡屐走相寻。正小寒时节,幽思难禁。
一岁两逢花寿,记前吟栲杻,兰袭欢襟。人花斗健艳,说到如今。时徙倚、孝祠祠畔,无花幡、无限花心。待红药、浓开有日,买醉量金。
【注释】
知天公、也是爱芳菲:知道老天爷也喜欢花。
唐唐如月:唐代的月亮,如玉般洁白。
绣林锦野:绣成的花林和锦绣般的田野。
阁住光阴:把时间关在门外,即阻止时光流逝。
潭外百花蜂舞:潭边外的百花争奇斗艳,蜜蜂忙碌地飞舞。
蜡屐走相寻:穿着蜡屐(用蜡制成的屐)的人在花丛中寻找。
小寒时节: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结束和春季开始。
栲(kǎo)杻(niǔ):古代的一种刑具。
兰袭欢襟:兰花香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人花斗健艳:人和花儿都那么艳丽,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
时徙倚、孝祠祠畔:时光在孝祠旁边徘徊,即在孝祠旁度过时光。
无花幡、无限花心:没有花旗飘扬,但有无尽的花香弥漫。
红药、浓开有日:红色的芍药将在花开之日盛开。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闰五月游宴西湖时的即兴之作。词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起首两句写春天的到来,“知天公”三字,道出诗人对春光的喜爱。而“未遽令春深”则表明春天虽然来了,但还不是很成熟。接下来两句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展唐唐如月”,意思是将唐代的月色比作玉般洁白;“绣林锦野”,则形容大地被鲜花装点得如同锦绣般绚丽多彩。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写春天的动态美:“潭外百花蜂舞”。这里,作者以蜜蜂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蜡屐走相寻”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气息。蜡屐是一种用蜡制成的鞋底,行走在花丛中,会留下深深的足迹。这句诗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又表现出作者陶醉其中的状态。
接下来两句写春天的静谧之美:“正小寒时节,幽思难禁”。这里的“小寒”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象征着冬去春来之际的小寒气候。而“幽思难禁”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深深留恋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然后两句写春天的时间流逝:“一岁两逢花寿,记前吟栲杻,兰袭欢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年两次庆祝花朵的生日,回想起以前吟咏梅花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欢乐。这里,作者通过回忆过去的岁月,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记忆。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珍惜之情。
接下来两句写春天的短暂:“人花斗健艳,说到如今。”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人与花的美艳程度,表达了对春天短暂易逝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是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最后两句写春天的期待:“待红药、浓开有日,买醉量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等待着红色的芍药绽放的那一刻,尽情地享受春天的美酒,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里,作者通过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