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东风归骤。花下留伊杯酒。一树小桃红,已觉妖娆非旧。
知否。知否。天意恼人消瘦。

《如梦令·春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花下惜春,下片写天意恼人。全词语言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词人对春天流逝、美好年华逝去的惋惜和无奈之情。

诗句翻译:

  1. “只恐东风归骤”:担心东风吹得急骤。
  2. “花下留伊杯酒”:在花树下挽留他(指丈夫),为他倒上一杯美酒。
  3. “一树小桃红”:一树桃花红艳。
  4. “已觉妖娆非旧”:已觉得美丽迷人,但已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

译文:
我害怕春风急匆匆地吹来,在花开的地方留下你和我共度的酒杯。桃花盛开,一片娇艳,但已经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美丽动人了。

注释:

  • “只恐东风归骤”: 担心东风吹得突然又急。
  • “花下留伊杯酒”: 在花下留你和我共度的酒杯。
  • “一树小桃红”: 一树桃花开得鲜红艳丽。
  • “知否?知否?天意恼人消瘦”: 知道吗?知道吗?天意让人烦恼,使人日渐消瘦。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的景象,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哀叹。开头两句“只恐东风归骤”,暗示着春风即将到来,而此时正值春天,自然万物都在复苏之中。然而,词人却担心春风吹过之后,一切都会变旧,包括她与丈夫共度的时光,以及那枝开得正艳的桃花。这里不仅体现了词人的敏感和细腻,也反映了她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力感和无奈。

“一树小桃红”,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美景,桃花红艳欲滴,美不胜收。然而,接下来的“已觉妖娆非旧”却透露出一丝悲凉。这里的“妖娆”并非是对春天本身的赞美,而是对曾经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当词人看到这枝桃花时,心中不禁涌起对往日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最后一句“知否?知否?天意恼人消瘦”,则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这里,“天意恼人”既指自然的无情,也暗含着词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而“消瘦”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的深度,仿佛是因为内心的纠结和痛苦而导致的身体上的消瘦。整首词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春日里的美丽景象,同时传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