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愁不断,万恨难平,天公代为传到。塞断闻根,刚自强宽秋抱。居然似潮有信,荡虚空、骚情多少。蓦地起,凭山哀浦思,把人心搅。
已是伤春病夏,好消息、那听按时来报。大造何言,随处篁吟松啸。惊回大千醉梦,要商量、岁寒共保。莫等闲,仿欧阳篇赋算了。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千愁不断,万恨难平,天公代为传到。塞断闻根,刚自强宽秋抱。居然似潮有信,荡虚空、骚情多少。蓦地起,凭山哀浦思,把人心搅。

已是伤春病夏,好消息、那听按时来报。大造何言,随处篁吟松啸。惊回大千醉梦,要商量、岁寒共保。莫等闲,仿欧阳篇赋算了。

【译文】

连绵不绝的忧愁,难以排解的怨恨,仿佛由天公代为转达。关山阻隔,听不到消息传来。秋天的天气,像江河一样汹涌澎湃。突然而起的悲愁,让天地万物都为之动容。

春天已经过去,夏天也过去了,好消息却迟迟未到。大自然的变化无常,让人感到茫然。惊醒了沉睡的大地,要与大地一起度过严冬。不要等到机会来临,才去模仿欧阳修的作品。

【赏析】

“声声慢”是词牌名,本调又名“雁过沙”、“霜天晓角”等。此词上片写景抒情兼叙事,下片以议论作结。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上片开头四句,点明主题——愁苦不已。“千愁不断,万恨难平”,“愁”和“恨”,都是主观的情感,而客观的环境则使这些情感更加强烈。“天公代为传到”,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说明愁和恨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塞断闻根”,指山河阻隔,消息不通。“刚自强宽秋抱”,意思是说虽然身在困境,但仍然强自振作,保持宽大的胸怀。“居然似潮有信”,用江水涨落来比喻人的喜怒哀乐。“荡虚空、骚情多少”,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比喻,形容人的各种情感如同江水一样波澜壮阔。“蓦地起”,忽然之间。“凭山哀浦思,把人心搅”,这是作者对这种情景的具体描绘。这两句不仅描写了作者的心境,还表现出他的情感波动。

下片开头四句,又回到写景抒情的主题上来。“已是”三句,承接上片末三句而来,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去,夏天也过去了,好消息却迟迟没有到来。“大造”,指自然界,这里指大自然或世界。“何言”,疑问词,表示惊讶、不解。“随处”三句,意思是说,大自然的变化无常,让人感到茫然。“篁”,竹林,此处借指大自然中的竹子,即“萧然”。《世说新语·言语》载:“阮宣子(阮籍)尝诣阮步兵(阮咸),步兵日:‘昨儿亡,能复故不?’”注引王隐《晋书》:“步兵丧儿,问阮籍。”后人常以此指代丧偶之痛。“篁吟松啸”,形容山林中竹子随风摇曳发出的声响,也暗喻作者内心的悲凉。“惊回”三句,是说大自然的这种变化唤醒了沉睡的大千世界,要与大地一起度过严冬。“莫等闲”,不要等到时机到来,才去模仿欧阳修的作品。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写过许多咏怀之作,其中著名的有《蝶恋花》、《采桑子》等词。这首词借用欧阳修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创作态度:不能等待时机到来再去创作,而是要抓住时机一气呵成地完成作品。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所经历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