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峰下,云雨台边,似曾亲见瑶姬。缥缈氤氲,宛如荐枕当时。只是先王曾幸,怎襄王、梦里重思。些个事,教针神代揣,欲绣还疑。
莫问去来何意,更搴帱请御,整佩还持。但问图中,一行绮语谁题。好从色丝黄绢,想拈针、少女风姿。恰称得,犊车人、绝妙好辞。

【注释】:

声声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

《声声慢》,词调名。又名“醉花间”。双调,六十字,上片八句四平韵,下片八句六平韵。《花草粹编》卷二引《古今岁时杂记》云:“汉元帝后宫既多,不有以娱,乃使宫人学歌舞,以乐闲暇。尝使人戴入宫,又不得具服御珍膳,惟以瓜果刀尺梳篦针拂为戏。其主曰‘乐府’。后用为词牌。”

琵琶峰下,云雨台边,似曾亲见瑶姬。缥缈氤氲,宛如荐枕当时。只是先王曾幸,怎襄王、梦里重思。些个事,教针神代揣,欲绣还疑。

(1)琵琶峰下:指浙江杭州市西湖的玉泉亭附近。

(2)云雨台:相传为春秋时巫山神女居处。

(3)似曾亲见:仿佛曾经见过。

(4)缥缈氤氲:形容云雾缭绕,隐隐约约。

(5)荐枕:古时男女交合的一种礼节。

(6)先王:这里指黄帝。

(7)襄王:指楚怀王。

(8)这些事:指前文所说的那些事情。

(9)教针神代揣:意思是让神女来替他猜测。针神,神女化身。揣,猜测。

(10)欲绣还疑:意思是想绣却又怀疑。

(11)莫问去来何意:不要问我去或来的意思是什么。

(12)搴帷:掀开帘子。

(13)犊车人:指古代的牛车夫。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上阕写景抒情。开头两句写景:在琵琶峰下,云雨台边,似乎曾经见过那美丽的瑶姬。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写自己对这些往事的回忆和感受。他想起了先王曾经与神女有过一段美好的姻缘,但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成真。然而,这些往事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又有人提起,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困惑和疑惑。

过片三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他不想过多地追问这些往事的意义,也不想去探究那些具体的细节。他只是想知道图中是否真的有一行绮语是谁题写的。这一句表达了他对图画内容的好奇和期待。

下阕写情。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情感世界,希望找到一个能够理解他的知己朋友。他请求对方能够与他一起探讨这幅画中的内容,共同品味其中的意境和韵味。这一部分表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之思。它不仅是一首闺怨词,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