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谁同调。莽风尘、花天萍海,尽容潦倒。放眼大千皆傀儡,中散牙琴已渺。幸君子、素心相照。宝马雕轮招俊侣,访山阴、烟水寻安道。欣把袂,拾欢笑。
名儒名将称双妙。更缠绵、风流何逊,神仙黄劭。金石交情松竹契,此会几生修到。奈斜日、催人太早。甫证良缘容易别,竟匆匆、归去如征鸟。知己感,耿怀抱。
【注释】
金缕曲·甲申阳月合肥李仲仙同黄仕林军门枉顾寓斋倚声以赠:这是一首借题发挥、托物言志的词作。
落落谁同调:谁能与我志同道合。落落,指孤高。
莽风尘:狂飙肆虐的风雨。莽,粗疏,荒乱。
花天萍海:浮华无实。
尽容潦倒(liào dǎo):全部容纳我潦倒。
大千:佛教语,指世界万物。
中散牙琴已渺:司马相如曾为汉武帝宠臣,其才学被世人所推崇。他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于汉武帝,后被贬谪至临邛,在邛县山中隐居,终日弹琴赋诗,自娱自乐。此处用“中散”比喻友人。
幸君子:幸甚至哉!君子,这里指好友。
素心相照:纯洁真挚的心相互交流。
宝马雕轮招俊侣:骏马和雕饰车轮的马车招引英俊的伴侣。
访山阴:拜访会稽山的山水。据《晋书·王羲之传》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在家乡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并赋诗作序:“一觞(shāng)一咏(yǒng),足以畅叙幽情。”山阴是绍兴古称,会稽山即现在的会稽山。
安道:指陶渊明,字通明。陶渊明有《与子俨等疏》云:“少时壮节,欲凭江陵,上京归汉,贾长沙长沙乃不知。前年,亲故多劝余还江东。彭泽去家百里不得西,故且更求外禄,经诸侯故庐江,历阳令陶徵士公则。”
欣把袂,拾欢笑:欣然挥别衣袖,欢快地欢聚一堂。
名儒名将称双妙:名儒名将堪称天下无双。名儒,指杰出的儒生;名将,指卓越的将领。
缠绵:情思绵长。
风流何逊:用南朝诗人何逊来作比衬,意谓才华横溢。何逊(462—520),南朝梁诗人,字德璋,济阳考城(今河南商丘南)人,曾任尚书殿中郎,世称何昌言。谢朓称赞他说:“何逊体气实非我辈,吾观其作,亦觉自惭形秽。”后人遂以“何逊”来称誉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神仙黄劭:用仙人黄石公来比拟好友,意谓交友之道可贵。黄石公,即汉初隐士黄石公,据说他授张良兵法,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金石交情:比喻深厚的友谊。
松竹契:松树、竹子的契约。松竹,都是岁寒不凋的植物,常用来比喻坚贞不渝的友谊。
此会几生修到:这样的聚会是几世修来的缘分。
奈斜日、催人太早:奈何这即将结束的时光催促得太早了。斜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甫证良缘容易别:刚刚结下美满姻缘就要分别了。甫,刚。
征鸟:征夫,出征在外的人。
知己感,耿怀抱:知己之情令人感慨万分,胸怀耿耿,难以忘怀。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友人李仲仙来访时所作。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的心情。
起首两句写朋友的到来和自己的处境。“落落谁同调?莽风尘、花天萍海”,意为自己独处江湖之中,与世人格格不入,只能任凭风吹雨打,飘荡江湖,无所依附。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饱含着辛酸悲凉之意。接下来三句,写诗人与李仲仙相遇的情景。“放眼大千皆傀儡,中散牙琴已渺”,意思是说放眼望去,世间万物都如同傀儡一般,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而自己却像司马相如一样,虽然才华出众却被世人所忽视。这里通过对比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幸君子、素心相照”,意为感谢好友的陪伴和理解,彼此的心灵得以相通。最后两句,写两人相聚时的欢乐情景以及即将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宝马雕轮招俊侣,访山阴、烟水寻安道”,意为邀请好友一同游览名胜古迹,共度美好时光;但转眼间又要分别离去。“欣把袂,拾欢笑”,意味着欢声笑语不断,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名儒名将称双妙,更缠绵、风流何逊,神仙黄劭”,意为自己与好友都是才华横溢之人,他们的友谊也如同神仙一般不可多得。“金石交情松竹契,此会几生修到”,意为这份深厚的友谊来之不易,需要几世修来的缘分才能遇到如此知己;如今又要匆匆离别,让人感到无比遗憾。“奈斜日、催人太早”,意为可惜时光易逝,转眼间就要告别了。“甫证良缘容易别,竟匆匆、归去如征鸟”,意为刚刚结下了美好的姻缘就要分开了。征鸟,指远征的士兵或使者。这里用它来比喻自己即将离开朋友而去的匆忙和无奈。“知己感,耿怀抱”,意为感激好友的深情厚谊,让自己难以忘怀。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流畅,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