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鸟。啼鸟。催得碧窗侵晓。枕边香汗微红。
噩梦惊来起慵。慵起。慵起。又是暮春天气。
【注释】啼鸟:即杜鹃,叫声凄厉。催得碧窗侵晓:催促着将窗户染上一层淡淡的青色。枕边香汗微红:枕头旁边有一丝未干的香气。
【赏析】这首小令写暮春时节的愁思。词人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杜鹃声声叫唤,使闺中少妇从梦中惊醒的情景;接着又描绘出她被噩梦惊起后仍然难以入睡,以及因天气转暖而懒于起床,不愿起来梳妆打扮的情形。全词语言浅近易懂,但意蕴深广,含蓄地表达了闺怨之情。
啼鸟。啼鸟。催得碧窗侵晓。枕边香汗微红。
噩梦惊来起慵。慵起。慵起。又是暮春天气。
【注释】啼鸟:即杜鹃,叫声凄厉。催得碧窗侵晓:催促着将窗户染上一层淡淡的青色。枕边香汗微红:枕头旁边有一丝未干的香气。
【赏析】这首小令写暮春时节的愁思。词人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杜鹃声声叫唤,使闺中少妇从梦中惊醒的情景;接着又描绘出她被噩梦惊起后仍然难以入睡,以及因天气转暖而懒于起床,不愿起来梳妆打扮的情形。全词语言浅近易懂,但意蕴深广,含蓄地表达了闺怨之情。
【注释】 更漏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忆多娇”、“秋夜月”。 睡起:醒来。 碧天澄:清澈的蓝天。 滴:滴落。 花外数声残笛:指在庭院的花丛外面传来数声断续的悠扬笛声。 金鸭冷:金鸭形铜制的水壶(古代计时器具)冷了。 玉屏空:屏风空荡荡。 满庭秋影重:庭中落叶堆积,显得沉重。 凤钗坠:凤钗(妇女首饰)掉落在地。 帘卷月光如水:窗帘卷起,月光洒在地上像水一样流淌。 罗袖薄:轻薄的衣袖。
【解析】 本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咏梳这一日常用品,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这首词上片写梳的形制、材料和工艺;下片写梳的功用及使用情景。全词以梳为题,却从梳的制作工艺入手,细腻地描绘了它的精美。“犀象并檀”一句点明了梳子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修琢巧”三字则概括了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掠遍香丝珂响细”,写出了梳理头发时的情景:用梳子轻轻梳理着头发,那细微的声音仿佛如同珂玉在击打一般
【赏析】 这首词是咏秋的名篇,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羁旅漂泊中的孤寂之感。上片写秋声、写庭树、写蛩语、写西风、写残更。下片写帘垂、写院宇、写银灯、写芭蕉。全词意境清旷,音调凄婉,情致深细,耐人品味。 乍暖还寒秋欲暮。(注释:初暖和转寒,秋已近黄昏) 不断萧萧,万籁生庭树。(注释:萧萧落叶声不断传来;万籁,各种声音)(译文:秋声阵阵,庭院里的树也发出沙沙声) 寂寞莎阶蛩碎语。(注释
浪淘沙是中国古代一种诗歌的形式,通常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节序忽惊心。 重九将临。 四时悲乐总由人。 若使椿萱今健在,佳节堪欣。 注释: - 节序:指节日或节气。 - 忽惊心:突然感到心惊。 - 重九将临:即重阳节即将到来。 - 四时悲乐总由人:意思是一年四季的快乐和悲伤都是由人决定的。 - 若使椿萱今健在:如果现在的长辈(椿树)还活着。 - 佳节堪欣
【注释】 1、醉花阴:词牌名,又名“秋蕊珠”。双调,六十字,上片五仄韵,下片四仄韵。 2、窗碧:青绿的窗户。 3、阴沉:天色昏暗貌;形容天空阴暗无光。 4、咽断:指声调低沉哀婉。 5、清商:即《清商曲》,是周朝时宫廷中所用的一种音乐。 6、树冷: 树木因风霜而凋零寒冷。 7、关城:关隘或要塞之地,泛指边塞。 8、摇落:落叶纷纷飘落之意。 9、残荒戍:残破荒芜的边防。 10、薄悻怨齐姬
良夜风来小院,遥天月到疏棂。 西江月:一种古词牌名,此处用来作为诗歌的标题。良夜:美好的夜晚。风来:微风拂过。小院:小巧精致的院子。遥天:遥远的天空。月到:月亮出现在窗棂上。疏棂:稀疏的窗户格扇。 相携姊妹且同行。 相携:一起走,相伴。姊妹:姐妹。且行:一起前行。 踏碎一庭花影。 踏碎:踏过,踩过之意,形容走路时声音很大。一庭:庭院。花影:花朵的影子。 细葛衫黏宿汗,轻罗扇扑流萤。 细葛衫
【诗句释义】 1. 柳外斜阳门掩,花间曲水桥通:描述的是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斜阳映照在门外的柳树上,而门前的花丛中曲水流经。 2. 小亭西畔疏篱短,步屣尽从容:描写了一个宁静的角落,一个小亭子位于花园的西边,旁边是一段不长的栅栏。作者悠闲地穿行其中,显得十分从容。 3. 鸭唼浮萍声细,蜂黏落蕊香浓:描述了鸭子和蜜蜂在池塘边活动的景象:鸭子在水面上啄食浮萍,而蜜蜂则在花间采蜜。这些声音都很细微
注释: 1. 七娘子:《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一引《荆楚岁时记》云:“汉孝元皇后,名娥皇;舜妻,姓虞氏,常居长沙茶陵县尧山之洞霄宫。今湖南茶陵县西二十里,有舜妃庙。”又,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舜二妃”条亦载此事,谓舜南巡,崩于苍梧,二妃从者追至湘水,闻夫已死,乃哭以殉,自溺而死。事见《史记·五帝本纪》。唐人因事作诗,往往称颂其坚贞不渝之节操。唐李商隐《为女冠简吴彩鸾等》诗云:“天外彩鸾君有信
诗句释义与分析: 第一句:“霭薄烟昏添暝色。” - 注释: 薄雾笼罩,天空昏暗,增添了黄昏的暮色。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的景象,薄雾和天色共同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第二句:“叫断归鸿,何处传书帛。” - 注释: 鸿雁在归途中发出叫声,但无法传达书信。 - 赏析: 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鸿雁虽远行千里,却无法传递消息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茉莉花》。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翠袖冰肌摇淡月。 万蕊艳晴雪,形容茉莉花的颜色和香气。 沆瀣滴花梢,点入茶瓶,绿乳浇铜叶,用沆瀣和绿乳来形容茉莉花的香气。 凉熏暝箔香清绝,形容茉莉花的香气在夜晚非常浓郁,几乎达到了无法形容的程度。 正倦梳妆发,描绘了作者在茉莉花香中懒洋洋地梳理自己的头发的形象。 偎枕梦醒时,玉颤葳蕤,丝纽珠毬缬
【注释】 边月:指边塞的明月。征人:远征的人。生情:产生感情。为似:如同。闺中镜明:比喻妻子的容貌如明亮的镜子。长含:长久地保持。双影:两个影子,指夫妻二人。 【赏析】 此词以写征人望月思妻之情,上片写边塞之月,下片写思妇之容,两相照应,构成一个意境优美的画面,表现了征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边月。”是说在边塞的明月。 何用光争积雪:“何”同“荷”,为什么;“光”通”皓”,明亮
诗句释义: - "边柳":描述的是生长在边疆的柳树。 - "生在云西不久":指的是这些边柳刚刚长出来,时间还不长。 - "清明才见依依":指到了清明节的时候,这些柳树才开始显得有些摇曳多姿,依依不舍。 - "八月枝条尽飞":八月份的时候,这些柳树的叶子和枝条全部凋零飘落。 - "飞尽":指所有的柳树都已经凋落完毕。 - "未报闺人霜信":这里“闺人”指的是女子,可能是指诗人的妻子
【注释】 花片:指花瓣。 化作蜂蝶谁见:化成花朵的精灵,有谁会看见? 黄黄白白争飞:黄色的花片和白色的花片争相飞向远方。 飞逐春山暮归:追逐春天的山峦黄昏归去。 归暮:归向黄昏。 月向枝头半吐:月亮从枝头半露出来。 【赏析】 《调笑令·其一》是一首词,作者不详。全词写春景,通过描写花片化作蜂蝶的情景,表现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词上片以“花片”起兴。花片本是凋落无余,却化作蜂蝶竞飞
注释: 春晓。春天的早晨。 一粟银红焰小,形容春天早晨太阳升起时,天空中的星星渐渐消失,只剩下一点银色的光亮。 绣帘风警花铃,指在春天的早晨,微风吹动窗帘,发出沙沙的响声,就像花铃被风吹动的声音。 宿醉恹恹未醒,指我因为饮酒过量,感到头晕目眩,还没有完全清醒。 醒未醒未,表示我在努力清醒,但仍然感觉昏昏欲睡。 谁教鹦哥唤起,意思是是谁叫醒了我?这里的“鹦哥”可能是指鹦鹉,它常常被用来模仿人的声音
诗句释义: 1. 调笑令 - 这是一种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2. 明月 - 这里指月亮。 3. 底事才圆便缺 - 为什么月亮刚刚圆满,就立刻缺损了?这里表达了对月亮变化无常的感慨。 4. 斜辉一片无情 - 月光斜照,给人一种冷漠无情的感觉。 5. 流照罗帏冷清 - 月光透过窗帘投射进来,给室内带来了一种冷清的氛围。 6. 清冷 - 多次出现,强调了室内寒冷、清冷的气氛。 7.
【注释】 芳草:泛指春天的草木,这里特指南方的草。 剪剪丛丛:形容草长得很茂密的样子。 嫩绿才经雨晴:意思是刚刚经过雨水的洗涤,草色还显得十分嫩绿。 晴雨:指天气晴朗和多云交替出现的天气。 前度送君南浦:意思是说上一次你离开时,我送您到南浦(在江苏苏州西南,古称吴江)。 【译文】 春日里那片片芳草,一片片茂盛而茂密。夕阳西下时分,它显得分外鲜明。刚刚经过了雨水洗刷,嫩绿色刚刚显现出来
春夜与墨香听雨 春夜,即在春天的夜晚。 墨香,指书写用的墨水香气。 译文: 在春天的夜晚,我与墨香一起聆听雨声。 春雨,春夜中细密而柔和的雨。 却好,正好,洗去了我心中的忧愁。 常时,平常的时候,雨水从屋檐滴落。 搅得离人梦无,这雨声扰乱了人们的梦想,让人无法入睡。 无梦,没有梦想。 欢喜今宵听共,今夜我们共同聆听雨声,感到非常快乐。 赏析:
【注释】 风景:景物风光。 已是一年将尽:已经是年末了。 不堪留滞江村,旅舍凄凉掩门:不能在江村停留,旅舍里又冷清又寂寞,只好关门闭窗。 枯木寒鸦几点:枯树枝上栖息着几只乌鸦。 【赏析】 这首小令写景抒情,抒发羁旅行役中孤寂悲凉的情怀。上片“风景”二句,总括全篇,点明岁暮,抒发羁旅之情;下片三句,以景作结,点出诗题,表现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之感。 “已是一年将尽”,点出时值年尾,时间之推移已至年底
【注释】 1.调笑令:词牌名。 2.春闺:在春天的闺房中。 3.明月:这里指月亮。 4.一年频更圆缺:一年里月亮不断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5.清明芳草萋萋:清明时节,芳草繁茂。 6.绿树阴中鸟啼:绿树丛中鸟儿啼叫。 7.惊醒春闺:使在闺房中的妇女被惊醒。 【赏析】 《调笑令·清明》是一首描写春天的闺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惊”字为纽带,把写景、写事、抒情紧密地结合起来
【注释】: 1. 飞近:靠近。2. 深院:深深的庭院。3. 香朝:早晨沐浴时散发的香气。4. 落英:指落花。5. 寂寞:孤单。6. 珠钿:珍珠和玉石镶嵌的首饰。7. 玉燕:玉制的燕子形状的装饰品,常用于簪子或发饰。8. 还懒:不想动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的是春日美人在深院中梳洗的情景。 上片开头三句写花的飘飞,接着写美人在深院中梳洗的情景,最后用一个“坐”字
【注释】: 1. 春去。春去。无计可留春住。飞来飞去晴霞。——春天已经离去,我无法留住它。天空中飞舞着五彩缤纷的霞光。 2. 千树万树落花。花落。花落。天涯数声残角。——无数的树木上飘满了凋谢的花,一片片地落下;在天涯的尽头,传来了凄凉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之作,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无奈与伤感。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首句“春去”二字,点明时间
【注释】 莺:黄莺。 睍睆:黄莺鸣声。 燕呢喃:燕子细说。 唤起闺人梦:引起闺中女子对美好春光的怀念。 断句吟成只自怜:吟咏出的句子只有自己独自欣赏,感到孤单寂寞。 【赏析】 “桂殿秋”三字点题,写景抒情皆从秋月落笔。首句写莺声,次句写燕语,以莺、燕声声入耳,渲染了一派清丽幽美的春日景色。“有意闹春天”,是写莺燕之有情。莺声轻快地啼叫,好像在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一样;燕声细柔而悠长
注释: 修琢精巧,犀角象牙并檀木做。掠过香丝发出珂响细碎,手扬纤巧凭栏看月亮。 红润浸染半轮月亮映照潮涌。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上片开头三句“修琢巧,犀象并檀槽。掠遍香丝珂响细,扬凭纤手月痕高。”写梳子制作精良,装饰华贵。犀角象牙并用,檀木为槽,这既是对梳子质地的描绘,也是对其制作工艺的赞美。“掠遍香丝珂响细”一句,则通过声音的描绘
【注释】 ①乍寒乍暖:天气时冷时暖。暮春天:指春季的末梢,即暮春时节。②梅豆小:指小梅。③麦花妍:形容麦花盛开。④风梳碧柳一村连:风吹绿柳,村村相连,景色宜人。⑤远岫抹晴烟:远处山峰被薄雾笼罩,显得朦胧迷离。⑥残照外、啼鸟和流泉:夕阳西下,鸣叫的鸟儿在溪水边嬉戏,泉水潺潺。 赏析: 这首词写景抒情并举,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暮春景色画卷。全词意境清丽,语言流畅如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句释义】 “如梦令”是词牌名,此为第一首。 “一带晴山如沐”,意思是远处连绵不断、青翠欲滴的群山沐浴着初升的阳光,显得格外美丽。"如沐"形容景色清新宜人。 “十里浓花似簇”,意思是路旁十里盛开的鲜花像花朵堆集在一起一样。“浓花”是指花朵鲜艳、繁密。 “鸡犬静无声,幽绝水通茅屋”,意思是鸡狗在安静地休息,没有一点声响;清澈的溪水流淌过茅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鸡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注意要理解词句的大意,然后结合注解和注释来理解词句的意思。“晓向高楼凝望”意思是清晨的时候在高楼上望着远方的景物。“远树枝枝红酿”意思是远处的树枝挂满了红色的东西。“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意思是醒来时眼睛朦胧,认为是芙蓉花刚刚绽放。“霜降。霜降”意思是说霜降了。“那是丹枫江上”,意思是说那是丹枫映照在江上的样子。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