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丁丧乱,遗民三万强。
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
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
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
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立足诗中意象和关键词。
“故国丁丧乱,遗民三万强”意思是:故乡遭逢兵荒马乱,流亡的百姓有三万人。“故国”“流”,是诗人当时生活背景的真实反映。“丁丧乱”是说故乡遭到兵灾。“遗民三万强”说明战乱中死亡的百姓很多,逃亡的百姓更多。
“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意思是:野田可以耕种,逃荒的民众逐渐归来。“野田足耕作”表明战乱后,农民能够有土地耕种;“归流亡”表现了战争过后,人民开始返回家园。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的意思是:今年雨水太多,秋收的庄稼一半都受到了伤害。“阴潦”是指久雨不晴的天气,“秋谷半已伤”反映了农民因久雨不晴而遭受的灾难。
“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意思是:饥饿寒冷难道不怕吗?好在还能守着家乡。“幸得守其乡”表明作者虽然流离失所,但仍能坚守自己的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意思是:看不到长江黄河上的船只,只见大水滔天奔流。“江汉上”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泛指长江、黄河。“千里流汤汤”写出了洪水泛滥的严重情形,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意思是:脱离了洪水的危险,飘流不定到处都可以。“洪涛”指波涛汹涌的洪水,这里比喻战乱。“脱身”“颠越”表明诗人在乱世中的飘忽无定。
“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意思是:登上高处心情沉闷压抑,听到远处传来哀鸿悲鸣。“登高”指登上高山,“潜阻”形容内心郁闷。“哀鸿”比喻受难的百姓,这里用来形容百姓的悲惨遭遇。
【答案】
故国丁丧乱,遗民三万强。
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
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
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
飒飒哀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