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际碧梧轻。霁月笼明。一枝一叶总秋声。但到秋声听不得,听也凋零。
琴绪断还生。故国霜清。絮虫莫更不平鸣。北斗渐阑书渐远,南雁无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即可。
本诗前两句写陈衡山梧月山馆图。首句写梧桐树的枝叶,第二句写梧桐树叶上笼罩着秋意,用“笼”“凋零”等词点出深秋时节,梧桐叶落的景象。第三四句是全诗的关键,“琴绪断还生”、“故国霜清”、“絮虫莫更不平鸣”、“北斗渐阑书渐远”、“南雁无情”这五个意象分别写出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现实生活的感伤。
【答案】
示例:
卖花声·题陈衡山梧月山馆图
庭际碧梧轻,霁月笼明。一枝一叶总秋声。但到秋声听不得,听也凋零。(第一联,写秋景)
琴绪断还生,故国霜清。絮虫莫更不平鸣。北斗渐阑书渐远,南雁无情。(第二联,抒怀)
译文:院子里的梧桐树轻轻摇曳,天空中晴朗明亮的月亮照亮了庭院。每一片叶子上都带着秋天的气息。但是每当听到秋天的声音时,就禁不住悲伤起来。因为那声音让人想起了逝去的年华(岁月)!弹琴的人的心情已经变得凄切了,故乡的风也更加寒冷了。柳絮的虫子不再发出悲哀的鸣叫。北斗渐渐西移,书信也越来越少,鸿雁飞得越来越低,仿佛也感到离别的痛苦(离愁)。
赏析:这首词以秋景起兴,通过描写梧月山馆中的景色和作者在此处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现实生活的感伤。全词意境幽美,感情深沉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