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销魂、陌头杨柳,登楼倦听啼鸟。踏青人去天涯远,闲煞故园芳草。乡梦悄。怅别后湖山,谁放穿花棹。湔裙正好。怕南浦烟迷,西郊雨过,凉逗凤鞋小。
春归早,绿偏斜阳古道。旧游回首都杳。东风不把离怀剪,吹起乱愁多少。愁未了。叹百结回肠,曲似炉香袅。流光暗恼。恼燕子衔来,相思一点,红豆为伊老。

【注释】

  1. 摸鱼儿:又名“酹江月”等,是唐教坊曲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四仄韵。按《词谱》,本词前半部分为上片,后半部分为下片。此词前后两部分各三句,共六句话,每句七个字。这是一首小令体词作。
  2. 销魂:形容极悲伤愁苦。
  3. 陌头:村头小路。
  4. 登楼倦听啼鸟:登高远望而感到疲倦。
  5. 南浦: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长江北岸。
  6. 凉逗:清凉逗引。
  7. 百结回肠:形容愁思萦绕不已。
  8. 炉香袅: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
  9. 恼:使烦恼。
  10. 红豆:一种植物的果实,古人认为其种子可食。此处借指相思之情。
    【赏析】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作者以清明时节踏青有感,思念故乡之景,抒发了对故园的无限眷恋和深切的思情。
    上片写踏青时的情景与感受。开头三句写春天景色,杨柳依依,莺声啼鸣,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然而作者无心观赏。“踏青人去天涯远”,踏青者已踏上旅途,远离家园,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惆怅之情。
    下片写怀念故乡之景与情思。“乡梦悄”,家乡的梦境渐渐消失。“怅别后湖山”,离别后,湖光山色依旧,可是故园的人儿却杳无踪影。“谁放穿花棹”,是谁把船划出故园,让故园的人儿去远方。“湔裙正好”。作者说,趁这大好时光,洗去身上的尘埃,换上新衣服。“怕南浦烟迷,西郊雨过,凉逗凤鞋小。”这三句是想象之辞,南浦即南渡,西郊即西湖之西,泛指故乡之地。烟迷、雨过、风鞋小,都是想象之辞,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陶醉不已。
    这首词写景抒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踏青时的情景与感受,下片写怀念故乡之景与情思。全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