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夜泠泠。何处秋声。梧桐叶上最分明。此际碧纱关不住,红出书灯。
帘幕峭寒生。垆鸭烟停。兔华如水漾中庭。安得一枝横竹好,吹到三更。
诗句输出:风露夜泠泠。
译文输出:夜色中,风和露水轻轻吹过,声音清冷而悠长。
注释输出:此处描述了夜晚的宁静和微风中的露水滴落声。
赏析输出:此句通过对风露之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寂静和清凉。同时,也通过“风露夜泠泠”这一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诗句输出:何处秋声。
译文输出:在何处可以找到秋天的声音?
注释输出:此句直接提问,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受和对秋天声音的寻找。
赏析输出:这句诗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秋天的联想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季节变换的期待。
诗句输出:梧桐叶上最分明。
译文输出:在梧桐树叶上,秋天的声音最为清晰。
注释输出:此句进一步描述了秋天声音的特性,强调其在特定景物上的突出表现。
赏析输出:这句诗通过对梧桐树叶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秋天声音的特点,即在树叶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整个诗篇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诗句输出:此际碧纱关不住,红出书灯。
译文输出:此时此刻,碧绿的纱帘被秋声挡不住,红色的光芒从灯中透出。
注释输出: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示了秋声与灯光交织的美感。
赏析输出:这句诗通过对纱帘和灯光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秋夜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
诗句输出:帘幕峭寒生。
译文输出:窗帘和帷幕因寒冷而紧绷。
注释输出:此句描绘了夜晚室内环境的温度变化,突出了寒冷之感。
赏析输出:这句诗通过描绘窗帘和帷幕的变化,传达了夜晚寒冷的气息和室内温暖的感觉形成鲜明对比的情景。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立体感。
诗句输出:垆鸭烟停。
译文输出:炉边鸭子的烟已经停止。
注释输出:此句描绘了炉边鸭子的形象以及其产生的烟雾。
赏析输出:这句诗通过描绘炉边鸭子的形象和其烟雾,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安静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小细节的关注和感悟。
诗句输出:兔华如水漾中庭。
译文输出:兔子的毛发在水中倒映,如同水波荡漾在庭院里。
注释输出:此句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水与动物毛发相互映衬的美丽景象。
赏析输出:这句诗通过对水波与动物毛发相互映衬的描述,传达了和谐与美丽并存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细腻观察的能力。